银行理财资金有望持续向资本市场“搬家” 产品投研能力为破局发力点(银行理财资金有望持续向资本市场“搬家”)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提升权益投资规模。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复苏预期不断积累,银行理财等机构资金有望借势行情,挖掘风险资产收益机会,提供多元化和差异化的产品布局,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中长期的增量资金。下阶段,理财公司需要持续提升研究能力,宏观上做好经济形势及大类资产的前瞻性研究,在中观上结合整体投资偏好和不同产品投资特点优选赛道,在微观上对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展深度研究,构建各类资产的超额收益获取能力。(证券日报)
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离不开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其中提到,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提升权益投资规模。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监管层鼓励银行理财资金入市将带来多方面影响:首先是有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是推动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再者是有助于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提高金融体系竞争力。最后是有助于支持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当前银行理财的权益资产配置比重较低,资本市场参与度并不高。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复苏预期不断积累,银行理财等机构资金有望借势行情,挖掘风险资产收益机会,提供多元化和差异化的产品布局,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中长期的增量资金。
银行理财资金规模庞大
权益投资比例较低
中长期资金是保持资本市场稳定健康运行的“压舱石”。银行理财机构发行的不同资产结构的产品获投资者认购,相关资金便由此进入资本市场融通。目前来看,银行理财资金是市场长期稳定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从规模来看,银行理财资管规模庞大。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6.8万亿元,全年募集资金达57.08万亿元。今年以来,银行理财规模正在稳步提升。普益标准估算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全市场理财管理规模为27.77万亿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允许公募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不仅可以拓宽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收益,还可以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银行理财是居民投资理财的重要选择,目前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巨大。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5.82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6.34%,较年初增加1.84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86万亿元,占比为3.21%,较年初减少1.89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8万亿元和0.04万亿元。在资产配置方面,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投向债券类、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余额分别为16.45万亿元、1.79万亿元、0.83万亿元,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56.61%、6.16%、2.86%。
同时,《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统计发现,目前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发行存续的理财产品仍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存续规模占比在九成以上,而混合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发育”尚不成熟。目前理财子公司存续的35只权益类产品中,产品净值在1以上的仅8只,占比不到三成。
无论是银行权益类产品规模还是权益资产配置比例目前均处于低位,且权益投资效益不佳。这也就意味着银行理财资金入市未来还有巨大增长空间。
银行理财整体对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较低,主要与理财子公司自身能力、投资者风险偏好等诸多因素有关。业内人士认为,实际上,受国内权益市场底部震荡、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等多重因素影响,目前银行理财权益类产品的收益率表现并不理想。
加强权益类资产
投研能力建设
杜阳认为,当前银行理财加大权益资产配置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投研能力建设方面。银行理财长期深耕债券市场,对权益类资产配置研究相对较弱,布局权益类产品可能会出现净值波动加剧的情况。二是投资者认可度方面。总体来看,银行理财投资者对权益市场的认知和风险意识仍不足。
对此,从机构方面而言,理财子公司应从哪些方面发力,更好地参与资本市场?
某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阶段,理财公司要发展好权益投资,需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要持续提升研究能力。在宏观上做好经济形势及大类资产的前瞻性研究,在中观上结合整体投资偏好和不同产品投资特点优选赛道,在微观上对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展深度研究,构建各类资产的超额收益获取能力。
二是要全面加强权益投资能力建设。推动研究成果向投资实践的转化,平衡好规模增长与策略容量、风险偏好与合意资产规模之间的关系,增强优质资产获取能力,构建策略清晰、管理专注、责权匹配的策略体系,加强投资组合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管理。
此外,银行理财客户对含权类产品的持有体验感不佳是影响客户持有的重要原因。南银理财市场研究部总经理王强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需加强相关产品设计创新,包括适度的费率优惠及产品期限的创新。“权益类投资相对更适合长周期投资,长期稳定的资金有利于投资经理做投资布局,避免短期跟风操作,也能让客户通过长期持有获得较好的回报率,可以考虑设置锁定期。”
新“国九条”的发布,有望助力银行理财进一步加大权益投资布局,为市场持续贡献长期资金力量。与此同时,随着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回暖趋势渐明,加之国内权益市场估值持续修复,部分权益类产品的净值有所回弹,银行理财机构布局权益类产品迎来市场机会。“当前风险资产价格处于历史底部位置,银行理财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挖掘高收益投资机会。”普益标准认为。
董希淼表示,新“国九条”鼓励银行理财参与资本市场,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随着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理财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规模和深度将有望稳步提升。
记者 彭妍 熊悦
它是一个巨大的黑匣子,它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它是一个令投资者熟悉而又陌生的领域,它的名字是“资金池”。在如今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资金池运作模式已成为主流。
监管层今年以来屡次掀起严查资金池产品的监管风暴,让这种理财业务运作模式的风险暴露在世人面前:投资者到底买的是什么、资金去了哪里、投资收益究竟几何、风险如何管控、资金池是否等于“庞氏骗局”?这个神秘魔盒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秘密。
银行建立一个“资产池”,银行采购股票、货币市场工具、债券、信贷资产等,将其虚拟地置入一个池子内。银行同时对应地建立一个“资金池”,把客户募集的资金放入该池中对接采购来的资产。正常来讲,每款产品的资金应该和资产池内产品相对应,但现在完全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存在较为明显的期限错配问题。
年规模增加近五成
膨胀式发展的资金池
一种事物的消亡往往都意味着另一种新事物的诞生,竞争就是如此惨烈,银行理财市场也逃不掉。
2010年信贷类理财模式淡出后,资金池理财模式横空出世,并迅速壮大成为中资行理财业务的主流运作方式。此种手法通过滚动发行中短期限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并以动态管理模式选择多项资产配置,使理财资金募集和投放达到平衡,博取收益。
事实上,资金池产品在2009年就已正式诞生,但其真正被老百姓熟知还是在2010年下半年。为了应对监管层对银信理财产品的清查,资金池理财产品日渐为各家银行所青睐。
银行理财产品凭借数万亿的增长规模高歌猛进。2012年,商业银行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28239款,较2011年上涨25.84%,而发行规模更是达到24.71万亿元,较2011年增长45.44%,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继续创下历史新高。
在理财产品面积不断扩大的汪洋之下,资金池模式已成为中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主流模式。记者随机查阅了某大型国有银行2月以来发行的20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发现,这些产品的投资期限从35-305天不等,预期年化收益率在3.3%-4.65%之间。虽然期限长短、收益率高低均不相同,但这些产品无一例外地都属于资金池种类产品,其投资方向包括逆回购、银行存款等货币市场类金融工具、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企业短期融资券、企业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公司债、企业债等债券类资产,部分产品还掺入了股权类资产等风险等级较高的投资标的。
这些都是典型的资金池产品,各种投资标的掺杂,投资比例往往只有“不超过70%、不超过90%”等类似的模糊字眼,投资者难以判断资金究竟投向何方,产品蕴含多大风险。
资金池的“水”究竟有多深?由于目前商业银行的圈内惯例是不公布产品成立后的具体规模,因此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只能从发行数量上寻找一丝答案。
据悉,2012年发行的理财产品根据其投资对象可以分为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信贷类、票据资产类、股权投资类、新股申购类、证券投资类(不含优先受益权型)、结构性产品、组合投资类及其他类产品。其中,组合投资类产品的增幅令人侧目。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此类产品去年共发行11226款,较2011年增加4838款,发行量是2011年的1.76倍。而同期,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信贷类、票据资产类等多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均呈现下滑局面,市场占比也出现不同幅度下降。以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产品为例,其市场占比下降近4个百分点。
换句话说,这些组合投资类的产品究竟以怎样的组合方式运作,到期后如何实现承诺给投资者的收益,不仅是销售人员、宣传人员不了解,多家银行的产品设计者、相关负责人也都保持缄默。
但资金池迅速膨胀已是不争的事实,支撑这一庞大数字的是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的信任、对理财产品能达到预期收益率的信心。数量众多的理财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一些产品所标榜的高预期收益率时刻牵引着投资者的目光。然而,资金池规模激增的背后还存在更大的泡沫。
偏爱以新还旧
运作模式暗含风险
资金池模式究竟是怎么运作的?在众多的媒体报道、专家观点和研究讨论中,都没有确切的答案。因为资金池没有统一标准,各方说法也并不一致。
直到在前不久银监会召开的理财产品监管会议上,“不规范的资金池理财业务是不同类型、不同期限的多只理财产品同时对应多笔资产,无法做到每只理财产品的单独核算和规范管理。银行通过滚动发行、期限错配、信息不透明的资金池运作方式做高产品收益,但当后续资金不足时,有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银监会业务创新部主任王岩岫这样解释。
其真正的逻辑在于:这种操作手法可规避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表外资产转入表内,因为哪怕99%投向信贷类资产也属于组合产品,不被统计入表内。
“就像家庭资产配置不能集中于一类产品上一样,商业银行在募集到一定规模资金后,肯定也要通过组合投资的方式,将客户的资金进行合适的配比,以保证到期可以得到提前承诺给客户的收益。正常来讲,其运作就是银行分别设置一个资金池和一个资产池,资金池放募集来的资金,资产池放准备投资的产品,必须按照一一对应原则,一笔资金对应一笔债券、票据,这样来进行操作。”东方华尔金融资讯有限公司总裁刘彦斌简洁地解释道。
刘彦斌表示,但是现在银行到底有没有设置如此规范的资产池,外界并不知道,对应关系不清楚,没有法律法规规范,导致投资者完全不知道自己购买的产品如何运行。这种情况下,意味着一群客户对着一堆产品,不能实现一一对应,投资者在柜台买理财产品,搞不清楚自己的资金买的是什么。
一位股份制银行的相关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资金池产品的实际投资方向可能和说明书中看到的不一样,比如说投资于债券等,其实是投资到收益较高的信托,由信托打通资产,将信贷资产放入银行的资金池,再转为表外,这部分资产就被腾挪出来。如此做法对银行来说可以腾出中长期的信贷额度,缓释了存贷比的压力,也将信贷资产的风险转嫁到信托。
从实际操作来看,资金池借助银行信用迅速积聚了大量民间资金。银行理财产品的余额已经超过7万亿元。近年来银行理财的收益率逐渐攀升,一些中小银行的一年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已超过5%,但仅凭在货币资金市场的操作已经无法满足这样的收益率要求。资金池比较危险的运用方式是投向城投债、信托产品等高收益产品,其风险不言而喻,且有积聚之势。
“其实一些小银行在产品运作结束后,根本就达不到预期收益,可能会自行进行贴补,主要是为了揽储。但是当一些银行觉得花费的成本过高时,难免会出现冒风险、打擦边球的问题,不然银行不会对这个讳莫如深。”刘彦斌补充道。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也认为,当前大多数理财产品期限不足一年,有些仅为数周甚至数天。某些情况下,短期融资被投入长期项目,一旦出现资金周转问题,一个简单方法就是通过新发产品募资来偿还到期产品,危险性显而易见,这就是简单的以新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