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突破,看见真实:金融系统里面三个不为人知的“暗语”概念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518篇原创文章
2023年春节财经短篇特别系列第二期:分享经济圈,金融系统里面的三个具有“黑话”和“暗语”色彩的名词。
“财富等级标签”,“理财产品等级”,“金融产品的底层资产”。
这篇内容是2023年春节期间,关于经济认知内容的特别系列的第二篇,呼应年前的写作计划和内容安排。
主打短小精悍风格,有关经济学领域的有趣知识分享和交流。
非广告,无投资推荐内容,没有任何套路。
仅仅就是纯粹的经济常识分享,这里先给看到的所有读者朋友们,吃一颗定心丸。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图片来源:网络
既然有江湖,那么必然有对应的一套江湖行走的规则和玩法,而黑话,就是集大成者的代表。
江湖上有这么一句话,
“宁赠一锭金,不教一句春”。
春,即春典,曲艺圈行业黑话的统称。
黑话是一种特别的说话讯号,江湖中人相互联系的一种特别手段。
当年的黑话,是为了通话内容保密,不希望被外人听懂;而现在则是一种调侃,更是内行身份的象征。
一些“富含深意”的金融黑话。要在关键时刻知其所言而不被黑,你必须对这些行业黑话门儿清。
这篇文章,就来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说道说道金融行业这些有趣的黑话吧!
2023年,每一个人都应该希望财富顺利启航,但是认知先行,必不可少。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财富A1到A9,这是一种经济圈的一种暗语,是对资产阶层的一种分级,指拥有资产从1位数到9位数。
A指的是Asset,意为资产,数字代表资产金额位数。
例如:A9指的是资产金额达到9位数,即资产金额达到一亿元人民币。
这种资产阶层分级格式为Ax.y,X代表资产数值的位数,Y则代表资产数值首位的值。
举例来说,A8.5是指资产达到8位数,首位为5,即5000万资产。
资产阶层常用的对应分级(阶层——总资产)为:
A5——1万,
A6——10万,
A6.5——50万,
A7——100万,
A8——1000万,
A9 ——1亿,
A11——100亿
...等等。
在中国,大部分的普通市民家庭,资产集中在A7到A8之间,就属于金融系统,银行业,以及资管业务的准客户门槛。
当然,这个阶层标准的不同,实际上所面对的金融系统和银行服务,是完全不一样的。
按资产规模对客群进行分层经营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银行业内通行的做法。
这就是经济社会的真相之一:通过财富等级对应不同的经营服务。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国民都喜欢存钱,储蓄率常驻于各国储蓄率榜首,而为了尽可能避免贬值,老百姓和普通人往往选择将资金投入许多理财产品中。
但理财产品也存在风险,银行也对此专门制定了理财产品风险等级评定。
但是很遗憾的是,很多银行的终端和业务员,为了保障自己推广业务的顺利,在风险告知和风险等级介绍上的普及以及市场教育,做的很不到位。
当然,这是业绩驱动的必然结果,每年银行都有开门红的业绩需求,年底都有营收任务达标的业绩考核,甚至每个月都有业务流水的量化要求,效率诉求之下,必有乱象和问题。
资本和金融天性追逐效率和利润,这其实是值得中国这个国家和所有中国人要去谨慎和应对的一个现实课题。
说回中国金融市场和资产领域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包括:
谨慎型产品(R1)、
稳健型产品(R2)、
平衡型产品(R3)、
进取型产品(R4)、
激进型产品(R5),
共五个等级。其实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个风险逐渐加大的等级设计。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不同等级对应的产品内容。
R1级:
该级别理财产品一般由银行保证本金的完全偿付,产品收益随投资表现变动小,且较少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法规变化等风险因素的影响。
因其通常具有保本条款,所以就是常见的保本保收益类或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如国债(没有什么衍生变化品种,就是国债,国债是中央政府机构发行的,主要是为了筹集财政资金。因为国家的信用度是最高的,所以国债几乎不会出现亏损的情况。)以及银行存款产品(资管新规发布以后是50万以内)都属于这一等级,适合保守型投资者。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中国百姓来说,这是最适合的理财对象,没有之一。
R2级:
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证本金的偿付,但本金风险相对较小,收益浮动相对可控。
投资范围多为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债券,资金拆借、信托计划及其他金融资产等。同样适合保守型投资者。
R3级:
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证本金的偿付,有一定的本金风险,收益浮动且有一定波动。
这一级别的产品除可投资于债券、同业存放等低波动性金融产品外,还可投资于股票、商品、外汇等高波动性金融产品,后者的投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30%。虽然不保证本金的偿付,有一定的本金损失风险,但结构性产品的本金保障比例一般在90%以上,收益浮动且有一定波动。适合平衡型投资者。
R4级:
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证本金的偿付,本金风险较大,收益浮动且波动较大,投资较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法规变化等风险因素影响。
投资范围通常与挂钩股票、黄金、外汇等高波动性金融产品的比例可超过30%,不保证本金偿付,本金风险较大,收益浮动且波动较大,亏损的可能性较高。适合积极型投资者。
R5级:
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证本金的偿付,本金风险极大,同时收益浮动且波动极大,投资极极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法规变化等风险因素影响。
可完全投资于股票、外汇、黄金等各类高波动性的金融产品,并可采用衍生交易、分层等杠杆放大的方式进行投资运作。本金风险极大,同时收益浮动且波动极大,对应的预期收益也会较高,适合激进型投资者。
风险等级,一目了然,还记得上一篇“不可能三角”里面的结论吗?安全第一。
这也是为什么R1是适合绝大多数普通个体和家庭的原因,中国金融系统相对封闭内向,发展的程度和管理的经验是明显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经济体的,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在理财产品的类型上,其实只有“安全”和“不安全”的区别。
金融的本质就是手传肉,满手油的生意,中间的机构,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和规则体系保障,是稳赚不赔的。
理财收益实现,赚增值,赚利差,赚大钱,理财产品暴雷,手续费和居间费早就落袋为安,里外不差,稳赚不赔。
三个非常有价值的灵魂拷问留给大家进行一个对照思考:
R1和R2产品之间,风险系数相差多大?收益对比,又是相差多大?
风险等级之间的差,究竟是差在什么东西上?
R5的风险系数是多少?对应的收益预期是否经得起经济基本面和现实的审核?
不管是什么渠道的投资理财推销和业务员,能把这三个问题解释清楚?
嘿,这就是门道。
所以,从这个本质上来看,对于真金白银的理财和金融投资行为,对于所有中国人而言,安全性教育应该放在第一位。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成熟的赌徒,懂得愿赌服输,绝大多数人亏不起,才是现实。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底层资产,这不是常用词,而是金融和经济圈子里面段位很高的一个名词。
健康发展的任何金融业务和对应产品必须跟实体经济密不可分,而一切无法控制的金融危机,投资风险,以及暴雷现象,本质上就是一个“脱”字带来的。
金融的本质,就是资金的汇集,撬动收益以后回流闭环,而金融汇集以后的最终去向,就是底层资产。
大家能看到的看到的基金、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等等金融产品, 都是包装过之后做成可供用户直接购买的状态。
就如同超市购买的开袋即食的肉脯一样。
而用来做肉脯的原料——猪前腿肉,就是所谓的“底层资产”。
而所有市面上的肉制品生意穿透以后的底层资产,就是猪肉养殖行业。
一般做成上述基金、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有固定收益类的(债券、银行存款、同业存单……),也有权益类的(股票等);有标准化的(公开市场能够交易的品种,如股票、短融中票、公司债券、公募基金等),也有非标的(如某央企应收账款、各种收益权等)。
任何金融产品的安全性,就取决于底层资产的安全性以及资产价值的变化。
2023年,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动向,或者说案例,这里给大家进行一个分享。
2022年底,遵义道桥债务出现了展期,这件事乍一看似乎与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城投债务展期甚至发生暴雷,将极有可能影响很多人的现实财富。
遵义道桥所展期的银行贷款,其资金来自于哪里?通常来自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
其实老百姓日常能够接触到的理财产品,其底层资产大部分是债券。
按照信用风险划分,市场上的债券分为利率债和信用债,利率债以无风险的国债为主,信用债则分为城投债、地产债和产业债。
银行理财是信用债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持有信用债余额15.3万亿元,占同期信用债市场总规模的35%和同期银行理财总资产规模的48%。
直接一点,债券本质上也是金融产品,融资工具,进一步穿透,这一层套一层的金融游戏想要玩的下去,靠的究竟是什么?
是房地产。
客观务实的来说,中国过去20年,理财领域和金融融资绝大多数穿透下去的真正底层资产,都是一个个的地产项目,都是一个个地产公司,不分国企城投还是民营房企,所背负的企业债务。
上面说过风险等级,这里对照分析一下:
R1产品主要投资存款、国债、货币基金等,基本上是无风险资产,因此投资收益比较低,年化收益率不到2%。
R2产品在R1的基础上增加信用债,年化收益率在3%-4%之间。2022年11月出现大面积亏损的银行理财主要就是R2产品。
如果看不懂这个底层资产的逻辑,或者没有相应的认知,那么是无法理解为什么2022年会出现R2级别的理财产品大面积亏损这个情况的。
客观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中国投资者教育经验,也充分印证了中国房地产经济的真实现状。
而这样的教育,其实遭遇损失的群体,都是没有关注时代的动向,过于傲慢,并且路径依赖:
其实早在四、五年前,银行理财产品是稳赚不赔的,主要原因是银行理财采用资金池运作,滚动发行,使得理财产品的本金和损益在不同投资者之间转移,从而掩盖真实的盈亏状态。
2018年4月,央行等监管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业界称之为资管新规。
核心内容是“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
就是这一年,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提醒了风险:
“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资管新规出台后至2021年底,这段时间属于过渡时期,支撑理财产品平稳发展的关键在于银行对理财产品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将产品的整体到期收益平摊到期限内的每一天,从而抹平了产品的短期波动。
2022年资管新规全面落地,银行理财产品正式进入了净值化时代,也就是说理财产品和公募基金一样,将及时透明地反映理财收益,投资者需自负盈亏。
很现实的结合现实来看,2023年包括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中国房地产经济和楼市在房住不炒的主旋律和基调环境中稳健前行,是必然,曾经的高周转,高利润,高杠杆的游戏模式彻底改变,必然不再适合作为层层包装刮油的金融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
在新的底层资产没有得到明确,出现,并且有现实的赚钱效应表现以前,中国的金融市场收益率只有一条向下的路。
当然,或许有人会说茅台当作底层资产?不好意思,底层资产的逻辑是需要融资,茅台并不需要融资,产能就这么高,卖多卖少都是纯利润,给个理由让茅台拿自己的纯利润分给金融市场?
以上三个金融和经济领域的“暗语”概念,既是普及常识认知,也是风险教育。
2023年,中国经济环境和价值语境中的所有投资者,以及有投资需求和想法的群体,有必要真正务实的去提高对理财产品的认知,去除保本保收益的幻想,提高金融知识水平,强化对风险的认识,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
这是良心话吧?
春节假期,换换风格,简约不简单,精悍不复杂,保持思考,坚持学习,最后祝所有读者朋友:在新的一年,安全第一,收益持续,稳定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