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银保渠道、投资布局 新华保险业绩发布会都说了什么?

8月30日,新华保险召开2023中期业绩发布会,公司高管层出席回应包括“近期新华保险换帅会给公司带来哪些影响”等诸多市场关注的问题。

据悉,今年8月18日,新华保险召开干部会议,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宣布,申万宏源集团、申万宏源证券党委副书记、申万宏源证券总经理杨玉成被任命为新华保险新任党委书记,原公司董事长李全因年龄原因辞职。

针对这一问题,新华保险总裁张泓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管理层人员更迭后,公司战略依然不会改变。

就在8月29日,新华保险发布了2023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78.5亿元,同比增长5.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8亿元,同比增长8.6%,新业务价值为24.7亿元,同比增长17.1%。

杨玉成为新任党委书记 上任后提出打造世界一流寿险公司

新华保险新任党委书记杨玉成并未在公司2023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亮相。记者在申万宏源证券官网看到,杨玉成任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历任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综合部总监兼公司工会副主席;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行政总裁助理兼公司管理委员会、薪酬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聚焦银保渠道、投资布局 新华保险业绩发布会都说了什么?

杨玉成入主新华保险,将给公司带来哪些变化?针对这一问题,张泓表示,管理层人员更迭后,公司战略依然不会改变,仍将坚持十四五规划提出的“1+2+1”的战略来推进,通过深耕战略、机制、人才、文化和科技五方面,进一步深化自身的改革发展。

实际上,在内部,杨玉成已亮相。新华保险官方微信公众号显示,8月25日,新华保险召开“金九银十赢收官,厉兵秣马备开局”九十双飞启动会。杨玉成在主题讲话中称,现阶段,寿险市场正处于一场深度转型之中,传统业务模式逐步失效,低质量的供给正在出清淘汰。寿险行业的增长空间仍然广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养老品质、健康品质的追求,对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诉求,对人身、意外、护理等种种风险的规避和主动管理,是寿险业加速发展、跑赢 GDP 的底气所在。

针对公司未来发展,杨玉成提出了总体方向,即大力推进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凝心聚力、久久为功,把新华保险打造成一家更加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寿险公司。

银保业务是基石 将紧盯银代渠道客户需求变化

从业务层面来看,上半年,新华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78.5亿元,同比增长5.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8亿元,同比增长8.6%。

分渠道来看,上半年,新华保险个险渠道保费收入约692.11 亿元,同比下降0.5%,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则为368.3亿元,同比增长18.1%。

在30日的业绩发布会上,新华保险的银保渠道布局备受关注,公司副总裁、总精算师兼董事会秘书龚兴峰表示,银保业务一直是公司的基石,当然,无论是个人营销业务还是银代渠道业务,都是公司为满足不同层级、不同层次客户需求的布局。过去几年以及今年上半年,银代渠道都是热点渠道。

后续,新华保险在银代渠道方面打算怎么做?龚兴峰表示,在对保险市场有积极、正向判断的基础上,公司仍将坚持银代业务的定位,即满足客户需求,支撑公司整体保费规模,提高公司服务客户、服务市场的能力,在安全稳健、成本可控的基础上,提升银代业务价值创造的能力;第二,紧盯银代渠道客户需求的变化,“从2003年,公司开始做银代业务至今,我们发现,客户需求变化非常大,从单一储蓄到多元保障,从趸交到期缴,当前,银行客户需求更活跃、更多元化,同时,银行客户数远大于保险客户数,因此,虽然保险仅能满足其中的部分需求,也为公司银代渠道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业务空间。”

龚兴峰进一步表示,第三,公司将进一步强化与银行的深层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深度、强化合作模式的创新,不断提升公司在银代渠道的竞争力;最后就是要抓好银代业务的基础管理,外抓机遇,内抓提升,持续强化渠道管理,队伍经营和客户经营,为渠道发展提供更强的推动力。

固定收益类资产是压舱石 适当择时攫取有效投资机会

从投资角度来看,截至2023年6月30日,新华保险投资规模为12591.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截至6月末,公司实现年化总投资收益率3.7%,年化净投资收益率3.4%。

新华保险在半年报中称,公司始终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审慎控制仓位,根据市场节奏与形势动态调整结构,把握好阶段性、结构性机会。在目前低利率、资产荒环境下,公司基于资产负债匹配的原则一方面通过短久期品种配合长期利率债,有效承接大规模资金配置,缓解资金配置压力。

那么,在当前利率不断下行,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之下,新华保险将如何布局投资?对此,新华保险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杨征表示,作为寿险公司,大类资产配置的压舱石仍是固定收益类资产,这类资产从久期、现金流、资产三性匹配(即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当量)来说,都应该是公司的重中之重,一般而言,寿险大机构都是二八开,约80%比例的资产配置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上。现在,整个市场都面临资产荒,这并不是说股票波动有多大或某个机构暴雷,因为公司的资产足够大,投资又足够分散,单一资产并不足以撼动投资收益,但目前整个通胀中枢在下行,会引发固定收益类资产整体生息能力的下降,这是一个客观现象。

杨征称,要适当地择时攫取有效的投资机会,就算是银行存款,也有利率相对较高和风险相对较低的。对于权益类资产,更考验公司的择时、选股和风险判断能力,“我们将秉承长期投资理念,有效判断国家政策取向以及行业、板块轮动的趋势,为公司长期资产积累和短期收益贡献力量。”

预定利率下降并不会影响客户需求释放 保险需求仍非常旺盛

此外,市场还担忧,上半年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从3.5%调至3%,已经提前透支了部分保险客户的需求,下半年,市场能否还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

对此,龚兴峰认为,上半年,保险客户对保险需求的再认识,即加强保险保障与长期财务规划之间的平衡,给整个行业提供了发展机会。“下半年,需求是否会持续?我们认为,保险需求仍非常旺盛,市场仍很大,银行储蓄、房地产及银行理财市场的变化,都给保险发展带来机会,这种机会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降也是为了规范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会影响客户需求的释放。”

龚兴峰进一步表示,人们保险保障的缺口依然很大,比如说,前几年重疾险发展迅速,但其实件均保额仍很低,又比如,过去几年普惠型保险的发展,提升了普通大众的医疗保险水平,但大家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需求依然非常旺盛。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角度来看,公司保持了银代定位,加大个人营销渠道的发展,及创新渠道的探索,同时,公司提供终身寿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医疗保险等多元保险产品,希望能够满足公众的保险保障需求。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