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洛华等多家公司近20亿元信托理财产品无法兑付
原标题:英洛华等多家公司近20亿元信托理财产品无法兑付
记者 钟源 北京报道
受行业强监管持续加码和相关信托资产质量恶化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上市公司购买的信托理财产品频频“爆雷”。据Wind数据显示,去年以来,至少有26家A股上市公司信托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涉及金额近20亿元。对此,业内专家建议,上市公司需要制定合理的现金预算,进行高效的资金运作,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和提升数字化水平。
1月19日晚间,英洛华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购买信托理财产品相关事项的进展公告》。公告称,2023年1月18日,公司全资子公司联宜电机与国通信托签署信托合同,以闲置自有资金1.2亿元向国通信托认购了“国通信托·天瑜四号单一资金信托”,期限为12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35%。但到了该理财产品到期日即2014年1月17日,联宜电机仅收回436.92万元;同时,其余款项的收回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存在无法按期兑付、无法全额兑付的风险。英洛华称,该信托产品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的风险,将对公司2023年度利润产生不利影响,具体情况以年度审计结果为准。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合计有26家A股上市公司信托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涉及金额近20亿元,牵涉国通信托、外贸信托、中融信托、五矿信托、云南信托等5家受托信托公司。业内专家就此指出,多家A股上市公司踩雷信托产品,一方面,与监管约束力加大等使得信托产品风险不断暴露有关;另一方面,与融资方信用下沉、信托资产质量逐步恶化密不可分。在用益信托资深研究员帅国让看来,A股上市公司购买的信托产品出现风险,不仅会影响上市公司资金的流动性,而且对公司声誉也有不利影响。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上市公司“踩雷”信托理财产品,除了外界经济大环境等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是不少上市公司热衷信托理财,而自身又缺乏相关投研能力有关。Wind数据显示,以认购日期作为统计标准,去年以来已有超50家A股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产品,合计认购金额近150亿元。其中,海信家电、盐湖股份、迪阿股份认购信托金额位居前三甲,分别约为34.3亿元、24.2亿元、12.9亿元。
“从现金管理手段来看,信托理财的收益一般会更高,稳定性也不错,因此成为很多上市公司理财的选择方式。”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委员付立春表示,如果上市公司投入较多而产品出现兑付等问题,则会对公司后续投资、经营现金流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公司股价、投资者判断以及后续监管等很多方面。
“上市公司需要制定合理的现金预算,进行高效的资金运作,加强风险管理和提升数字化水平。”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表示,信托公司筛选私募机构,也应加强投资期间的风险管理,加强对底层投资私募基金的穿透监督,定期通过多种手段核查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状态是否正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