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掌舵者们的“自我审视”:产品定位仍需优化?风险策略如何选择?(银行理财推出T+0.5赎回到账 缩短赎回到账时间)

在今日举行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上,多家头部理财公司高管从自我审视的角度出发,认为银行理财产品体系、结构以及风险收益定位均需要进一步优化。


财联社12月24日讯(记者 徐川)步入尾声的2022年是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转型的元年,但在这一年却遭遇了两轮超预期产品破净和大幅赎回,尤其是岁末债市波动引发的“信任危机”也使理财行业掌舵者们重新思考业务模式,在继续走好投教之路的同时,还能如何更好地适应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在今日举行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上,多家头部理财公司高管从自我审视的角度出发,认为银行理财产品体系、结构以及风险收益定位均需要进一步优化。

工银理财董事长王海璐表示,近期债券市场波动是对理财公司稳健经营的一次重要考验,如果在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之间过度追求短期收益性,在市场转向时就会承受资产质量和流动性的双重压力。从应对措施来看,她表示,“很多同业都结合当前市场收益较高的投资时机,推出了符合资管新规的中长期摊余成本法封闭式产品,以更好地服务客户对净值稳定的投资需求。”

产品收益定位有待优化调整

若从绝对波动幅度看,横向对比下,年末这轮债市波动在短期内是较为剧烈的,但从绝对收益影响看,它却不及以往股票市场的波动,但为何反而会导致赎回压力的陡然增加?

“据我们观察,银行理财整个持有资产的平均久期在两年左右,更多是在两年以上,而产品期限大部分是3至6个月,这样的期限错配是好几倍,整体债市波动年化到短期限3个月产品中的波动就很大,就会很恐慌,但其实从市场规律看,债市不可能持续按照线性下跌。”民生理财总裁张昌林表示。

从整体行业上看,华夏理财总裁苑志宏指出,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实施到2021年底过渡期结束期间,支撑银行理财规模维持平稳的基础是摊余成本法的广泛使用以及老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过程中债券浮盈的持续释放,银行理财产品保持相对较高且稳定的收益水平;但在2022年之后,上述制度优势和阶段性红利已全部消失。

银行理财掌舵者们的“自我审视”:产品定位仍需优化?风险策略如何选择?(银行理财推出T+0.5赎回到账 缩短赎回到账时间)

“银行理财产品可回归短中长期不同风险定位。”对于如何优化产品体系,张昌林建议,其中,1年以内、期限在3个月和6个月的短期理财工具可视作类存款产品,主要满足投资者高流动性、安全性的需求,兼顾略高于存款利率的收益。在资产配置方面,他说道,“短期产品不应该大比例投资于1年期以上的债券,如果错配期限更长,就会导致产品的短期波动更大,所以应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

交银理财董事长张宏良分析称,鉴于理财市场的个人投资者占比超99%,持有风险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投资者数量占比超90%,一年期以下产品占比超85%,因此广大理财产品投资者对低风险、中短期限产品的青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投资配置和风险偏好。

对于1至3年的中期产品及3年以上的长期产品,张昌林认为,也可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回报要求,设计不同的风险等级的产品,并进行相对应的投资运作和风险管理。

苑志宏还提出,理财公司要重点提升产品力,完善“产品标签”,清晰界定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提高产品与客户需求、市场点位的适配性,增加低波产品供应。

应加快多策略配置落地

对于眼下理财行业中存在的弊端,张宏良直言,为追求收益达到偏高的业绩基准,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杠杆、久期安排往往呈现出“死多头”的特征,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的考量被严重弱化。

“风险管理工具缺乏是银行理财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农银理财总裁段兵表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工具主要是基于信贷体系下的风险控制、风险规避、风险承担和风险补充工具,对风险转移、风险对冲等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工具使用仍然较少,这与机构交易能力衍生工具的缺乏是密切相关的。”

兴银理财总裁汪圣明认为,不能仅仅从客户收益预期的角度去构建资产,更应该自上而下,基于宏观风险因子的格局来构建更加均衡、更有流动性的资产配置方案。

具体而言,汪圣明提出,相对于资产配置本身,要更加重视并充分运用策略。“理财公司是有条件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看得更加宽阔一些,资产配置视野和边界更加宽泛一些。历史数据能够证实,在各类资产构建中,我们从正相关性、负相关性各个层面,既能够构建核心策略,寻找到核心的压舱石资产,也能够通过构建有负相关性的资产来实现风险的内部对冲,从而尽量优化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

  • 徐川


    XC20190920

    金融部记者


为了满足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银行理财公司出新招。近期,部分银行理财公司推出可实现T+0.5赎回到账的理财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T+0.5的赎回到账模式让赎回资金更快到账,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但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需要防范客户大额赎回可能带来的流动性冲击。

缩短赎回到账时间

工银理财近日发布消息称,目前,工银理财天天鑫添益同业存单及存款产品等4只理财产品实现了最快T+0.5赎回到账。

据了解,开放式理财产品最常见的赎回模式是“T+n”,也就是T日赎回,n个工作日内资金到账。其中T指的是开放日(通常为工作日),如遇非工作日则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当T为周一时,T+1就是周二。当T为周五或节假日前1天时,T+1就是下周一或节假日后第1个工作日。

根据现金管理新规的相关要求,此前不少银行理财公司将旗下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赎回到账时间由T+0变为T+1。在T+0.5赎回到账模式下,资金赎回到账时间可提前至T+1日中午。

记者梳理发现,除了工银理财之外,目前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旗下的部分理财产品可实现T+0.5赎回到账。

北银理财近日宣布,该公司推出的京华远见天天金产品,最快可T+0.5赎回到账。招商银行APP显示,招银理财旗下日日享、日日盈等产品可实现赎回最快下个工作日9点到账。

平安理财于2022年底宣布,旗下T+1到账的现金理财产品和灵活日开系列,均可实现T+1日最快上午11点前到账。“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实现了T+0.5的到账。”平安理财表示。

除了缩短赎回时间之外,也有多家银行推出一键式购入多只产品的活钱管理服务,通过对接银行代销的多只货币基金或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来提高快赎额度,从而满足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比如,招商银行的日日宝、朝朝盈2号,平安银行的闲钱宝、中信银行的零钱+等均是此类产品。

改善投资体验

业内人士表示,T+0.5赎回到账的理财产品提升了产品的流动性,实质是机构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推出的一种留客手段。不过,业内人士也提示,金融机构需要防范客户大额赎回带来的流动性冲击。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T+0.5和T+1赎回下,资金都是第二个工作日到账,只不过T+0.5能保证资金在第二个工作日中午之前到账,流动性略有提升。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当前资管市场竞争加剧,投资者对流动性的要求更高,推出T+0.5赎回到账的产品,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需求,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事实上,此前也有一些机构的理财产品赎回到账时间比较快,第二个工作日上午就能到账,只是T+0.5的这一概念是最近提出来的。”董希淼解释。

业内人士提示,金融机构需要注意防控可能产生的流动性风险。“这会涉及到金融机构垫资,如果赎回量比较大,可能会产生流动性风险,这是金融机构需要关注的重点。”董希淼表示。

刘银平认为,T+0.5赎回到账模式对产品的收益率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防范客户大额赎回带来的流动性冲击。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陈露

免责声明: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