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凌:文化投资先行者(林园说牛市 投资“兜里有钱”的企业,当下港股的好股票比A股还贵)
即使前景不确切、把握不足,只要看准一个行业,就有魄力投入并敢于承担风险,这或许正是林凌的投资风格。
面对摄影记者的镜头,林凌显得有些不自然,闷热的天气也让这位西装革履的基石资本合伙人、董事总经理大汗淋漓。但他尽可能地配合着拍摄要求,同时因为比约定采访时间迟到了一些,在拍摄间隙向记者连声抱歉。
他所在的基石资本是一家本土股权投资机构,目前管理了10只基金,包括公司型股权投资基金、契约型股权投资基金和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资本40亿元,管理总资产近85亿元。
林凌主要负责文化及消费品领域投资项目,这是如今最热门的两大投资领域,但若回顾10年前,对于这类项目的判断是十分迷茫的。
尽管林凌不大习惯镜头和采访,但他在投资风格上却非常敢于“冲在前面”,他是本土基金里为数不多的最早涉猎文化产业项目的投资人之一。
“十年前,几乎没人关注文化领域。关注也仅限于网络游戏等与互联网热潮相关项目,传统文化领域无人问津。当然,政策方面还没有改制迹象,资本市场也不成熟。当时关于这一领域的投资合作,大多是大家一起喝喝茶,畅想一下未来,探讨一下是否可能有新的机会出现。”
而即使前景不确切、把握不足,只要看准一个行业,就有魄力投入并敢于承担风险,这或许正是林凌的投资风格。
“磨铁很棒,但模式上还有改进空间。”
磨铁图书是林凌的投资案例里绕不过去的精彩之一。
磨铁图书,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旗下拥有上海磨铁动漫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磨铁数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磨铁童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3家全资子公司。
磨铁在2008年4月完成了第一轮融资,投资方为基石资本和华商传媒等,第一轮融资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在2010年8月完成了第二轮融资,投资方为鼎晖资本等,第二轮融资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
在谈到磨铁的吸引力时,林凌告诉记者:“磨铁的产品内容具有一定的稀缺性,比如《诛仙》、《明朝那些事儿》等图书在市场上反响很好,十分畅销,他们如果想过‘精而优’的生活也没什么问题。但磨铁自身还想在规模方面进一步做大,成为一个有规模的图书出版发行公司。而我们认为,大众类图书市场将会是一个非常有变化空间的领域,我们在几次详谈之后,一拍即合。”
目前磨铁运作与盈利情况还不错,但林凌觉得磨铁还没达到最佳状态。图书公司要扩大规模,必须要让规模与图书选题、市场销售人员的数量相匹配,这样成本必然增加。
“精而优”的路线,比如一年只出100本书,每一个人管10本书,需要10个业务员,这些书可能可以在渠道里得到很好的推介,消费者对这本书有很好的认知。在前端,选题上也严格把控,那么整体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率相对是比较好的。但如果选择规模化,成本和管理难度并非是简单的倍数,风险会大幅增加,但收入不一定是等比上升,利润率就会下降。
“目前利润率还不能够让人足够满意。”林凌坦率的表示,作为投资方,他希望磨铁在出版更多精品书并保持利润率的同时,在商业模式上能有更多的改变。比如,通过网络或移动阅读覆盖更多消费者,成为一个对消费者有很大影响力的品牌。
365房产家居网的投资与磨铁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365是全国首家地产家居互动营销网络综合服务商,据艾瑞统计,目前排名为房地产门户类网站全国前五,长三角地区第一。
基石资本旗下基金在2007年对这家企业投资1700万元,规划并购战略并异地复制,使这家企业净利润从投资时的700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1亿多元。
“投资365,与投资磨铁是‘前后脚’的事儿。”林凌说。投资365是基于当时的市场背景:首先,互联网概念很热,特别是互联网垂直媒体成为关注的焦点;其次,巨大的房地产广告收入在平面媒体的构成,有向互联网转移的可能性;同时房地产市场还具有较强的上升空间。
在投资前,他对报纸的收入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报纸最大的收入来源于房地产广告,在某些城市,这一块已经占到了报纸收入的60%,但更多城市这一比例还在20%至30%间徘徊,由于网站是从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相对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广告性价比较高,投入非常小,但是用户群非常大,推广效果好,这一市场是具备增长空间的。
“当时有很多区域性网站在做房地产内容,尽管市场本身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变化,开始在想互联网能否有机会分享房地产市场发展并从中获利。”
房地产商是一个区域化的企业,林凌觉得,365在南京只要能很好的将企业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并充分利用,就能够取得发展,同时不易受到全国性平台的挤压。全国性的网络平台在南京当地不一定能够做过365,这就是本土的优势。当然,从另一层面看,这也是突破的障碍。因此基石资本在投管阶段,主要帮助365拓展长三角的业务,在团队、运营方面给予更好的组合建议。林凌希望企业能够真正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所开拓的区域都能有不同于其它垂直房产网站的独特的发展模式。
2012年3月,365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目前它的发展重点仍在长三角区域,正在向西安、沈阳、重庆等地进行开拓。
投资文化首先要把握政策
文化产业是基石资本关注的重点投资领域,事实上,不单单是基石资本,国家对文化体制进行改革以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各路投资的“香饽饽”。
据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基金数量已经超过100余只,募集资金总量约为1300亿元。2012年文化产业新募集的专项资金规模超过了160亿人民币,2012年整个文化创意产业案例数197个,吸引了13亿美元的投资。投资金额最多的传媒娱乐行业,吸引了5.75亿美元的投资。而截至2013年3月,A股上市文化产业相关公司47家。
林凌对文化产业投资有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行业里大家主要关注的是三方面,一是渠道,怎样把内容分发给消费者;一是技术,怎样把内容很好的呈现给消费者;还有就是内容。这三者到底谁为王?在不同的阶段应该讲不同的话,这几年,技术已经有很大进步,如果没有内容去展现,没有内容去进渠道,那么就只是个空壳子,因此在这个阶段内容就是王。”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到底如何在这个时候把握这个政策红利?林凌表示,直到去年,国家才开始谈文化体制改革,对于公益、意识形态宣传和产业方面等各方如何进行有机的结合也在不断摸索中。从企业来说,想成功首先必须对政策有较好的理解和把握,违背政策导向,项目很难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事实上,文化产业的转型也在行业内带来很多挑战。比如民营出版业,主营大众类图书的出版,相比于教材教辅市场,确实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出版一本书,市场到底“买不买账”,这个需求现在出版方难以预测,在选题、组织销售、生产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对于题材、话题的把握都需要更深入研究。消费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对传统的民营出版业也存有一定的冲击。
投资时代在改变
林凌告诉记者,基石资本2012年投资了10个项目,已有1个项目通过并购方式退出,3个项目通过IPO方式退出。目前,他们投资的企业40多家,通过IPO或并购成功退出的企业约15家。
2012年,他们还完成了芜湖领航基石基金的募集,规模约7亿元,主要关注于文化、节能环保、医疗健康领域,附带关注新材料、农业领域,投资主要集中于中前期项目。
“虽然这两年资本市场表现一般,但由于我们的风格一直并不猛烈。因此市场变化感觉对我们影响不是很大。投资模式一直是去寻找最合适的标的进行投资,包括严格对行业进行研究、尽职调查、对行业未来进行预测,另外,我们相对集中投资,投资轮数多一些,对一个项目投入的精力更大一些。”林凌说。
林凌十分看好消费领域内围绕食品安全的行业,如冷链、运输、销售等细分行业;在消费服务方面,他认为,理财类的服务可能出现巨大的井喷类的需求;文化方面,视频类、影像类的消费会出现巨大的空间,包括动漫,乃至于主题公园等细分领域都值得关注。
在他看来,当下投资机构有两个方向,往VC发展,细选中小型项目做培育,回避了Pre-IPO的竞争及确定性。当然,这其中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投资这个阶段,投资人更多的是要帮助企业发展,比如各种资源、人脉嫁接至企业,同企业共成长。
此外,走并购的路子。这对机构管理的基金规模的要求很高,包括如何进行债的组合、并购后如何管理等等。
现在也有一些投资机构转向开辟第三方理财。林凌觉得,投资机构原本将LP的承诺资金直接投向PE项目,但发觉PE市场很难承载LP的资金期望,那么就帮助LP寻找更多的投资渠道,“你喜欢哪一个我就投哪一个”。这就相当于GP不再是纯粹的GP,变成了类似的销售产品公司,帮LP理财而不是简单的股权投资。可见,如今的投资机构也得能文能武。
整个投资时代正在改变。“以前的投资是带有选择的可能性,而现在投资是带有前瞻性,或者说带有狼性的感觉,更多考验在信息相对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投资机构敢不敢做决定。”
目前,林凌同基石资本的团队合作了10年。他觉得,作为一个投资人,应该持有的心态就是平和。对于项目应该做到既是亲历者、又是旁观者。经常考虑企业发展的优劣,并能够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也能够认识到价值的所在,能坚持这个价值,然后想办法和企业一起解决问题。
在投资的经历中,林凌认为最有趣的还是对文化产业投资的预判过程。“在那个时间段大家对中国人的消费,包括中国文化的软实力都抱着一种比较迷茫的态度,我们看好这一块的发展,一直觉得这其中会有很多优秀的人、工作室、团队成长起来,成为有价值的企业。现在发现,这个趋势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迅猛。”
林凌 基石资本合伙人、董事总经理
·兼任苏州三六五网络股份有限公司(300295)副董事长、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董事等;
·加入基石资本前曾任职于深圳中航集团、大鹏证券投资银行部;
·具有丰富的投资银行业务经营和实际运作能力,一直致力于媒体、娱乐、消费品和零售行业的战略研究、购并及企业融资工作;
红周刊 记者 王飞
4月8日,深圳市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做客“中信建投顶级私募巡礼”栏目,再次重申了对二级市场的判断。林园认为,现在市场仍处于牛市中,而在这种特定的经济环境下,与“嘴巴”相关的行业是最优的选择。
此外,针对市场中港股是“估值洼地”的声音,林园提出了不同观点。他认为,当下的港股市场并不低估,相反,港股中真正的好股票要比A股的还贵。
以下为文字实录(精简后):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您是从8000元“入市”到现在身家超百亿。您是以什么心态炒股的呢?是投资实业吗?
林园:炒股和做实业还是有区别的,股市会有PE、股本和盈利的放大,这些都是实业不具备的。但实际上,两者也有相似之处,都是在等待泡沫出现(行业转向)实现盈利,如猪瘟蔓延,养猪的企业就能挣钱。
主持人:您曾多次提出“牛市初期”的观点,现在的市场还是这样吗?
林园:我觉得现在还是牛市,留给时间检验吧。
主持人:在牛市中,您看好哪些行业?
林园:与“嘴巴”相关的行业,这包括我之前提到的与“三大病”相关的。在目前这种特定的经济环境下,我们只能被迫选择“嘴巴”。
主持人:疫苗也属于医药行业。
林园:疫苗企业现在“很热”,大家都在看好,要不也不会“很热”。我认为,疫苗在中国才刚刚兴起,还是一个“少女”。
主持人:与“嘴巴”相关的行业还包括消费,但已经连涨两年,您觉得现在是否偏贵?
林园:我们主要投这个行业,别的行业基本不看。一家公司贵不贵要“货比三家”,比如与全球相似的30家企业对标,按照财务报告上的指标比较好坏,就可以自己去做判断了。贵不贵不是“拍脑袋”说出来的,随意评价贵或者便宜都是很不负责任的。就像老百姓都说成都的菜很贵,深圳又很便宜,我们需要有一个公允的标准。
主持人:您投资主要选择“垄断、成瘾、嘴巴”三个关键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林园:这是我未来30年的选股标准,如果是其他只规划未来12个月的基金的话,说这些都没有意义。炒股要灵活,30年和12个月的规划绝对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您之前比较关注债券,是不是说债券的机会更大?
林园:并不是这样,我们投资股票的资金要占一大半。但类似可转债这样的品种,我们是可以参与的。如前一段时间70块的债券多的是,就可以随便买。
主持人:在牛市末期,我们怎么才能从“顶部”抽身?
林园:没有办法。我们都是从顶部的位置下跌了2/3才“走的”,只赚剩下的1/3。虽然没有卖在高点,但因为买的早,我卖的时候可能也还是相对的高点。另外,虽然看似有70%我没有赚到,但这70%可能只用了三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当然,现在谈牛市末期也没用。
主持人:您的投资很成功,您和绝大部分股民最大的区别在哪儿?您有哪些建议?
林园:我是在规划未来,比如今天会规划未来一年、半年、三个月甚至是一个月,没做的事应该怎么办?而很多人可能都在回忆过去或者已经做过的事情。
做生意就是创造不平等竞争,平等竞争就不用去做买卖了,就如同“鸡蛋”和“石头”的关系。投资也是这样,投资之前要考虑清楚自己是不是“石头”。大家要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去做投资,同时要用平常不用的钱,不要借钱。向前看,是牛市还是熊市都不重要,天塌不下来。
还要用常识做一个基本的判断。比如中国的公司被国外的巨头收购了,在过去10年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并购,这说明被并购的公司肯定很弱。不要被市场或者其他相关的消息给误导了,有些新闻报道就是个“马大哈”。
主持人:您对科技股公开的讨论并不多,其没有投资价值吗?
林园:也有关注,但我知道,它不能使我形成“石头”。我不允许自己有失败,科技股的风险还是有些大。科技的估值说不清楚,现在很多人还去买没有盈利的企业,这一定会碰到好处,但如果碰不上了就比较麻烦。并且,现在我们所说的科技公司科技含量也不大。所以,我们还是要投资“兜里有钱”的企业。
主持人:市场比较看好港股的低估机会,您怎么看?
林园:港股和A股的估值差一直都存在,看似低估其实是背后的原因造成的。目前只能说港股的个别企业便宜,但真正的好股票,可能比A股还贵。不能只想着这边低,而忘记了那边为什么高。比如小乡镇的房价,怎么能跟大城市的房价去比?价格最终还是市场决定的,就是市场的一致预期才形成了现在的价格。
主持人:管住自己,尊重常识,您是怎么践行的?
林园:这是关乎人性的东西。首先要自己心里有数,如果是判断错了,就需要调整。不过,这种大的事(判断错了)没有发生在我身上。
主持人:您的投资体系在过去几十年里有什么变化?
林园:我们从来不去反思过去,一直研究的是未来,投资还是面向未来的,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就行了。我现在持有的一只股票可能已超过7年没有涨,但是我也不吃亏,它每年分红也能有7%的收益。我觉得,这样的投资并不算失败。
我就没想过会有多高的收益,只是在考虑这个生意合适不合适,以及我会承担多大的风险。
主持人:您有没有主动的做回撤控制?
林园:没有。事前控制风险,在我投资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这点了。
在资本市场,全世界能控制回撤的人,他一定赚不了多少钱。短期会有一些非理性的因素,这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做实业也是这样,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的人,没有一个有出息的,而且结果都是很悲惨的。
主持人:如果您觉得某一个标的质地非常好价格又不贵,买入后不断上涨,那您新的产品还会买入它吗?
林园:我们通常是灵活处理,不是“复制”策略。就是如果觉得它在这个位置是合理的就会配置,不合理我们也不会配置或者少量配置。这其实也是风险控制的一种,大家还是要有这种安全意识,否则也有可能迎来一波比较大的回撤。
(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的财富号 2021-04-09 22:37) [点击查看原文]
来源:雪球App,作者: forcode,(https://xueqiu.com/3167081651/239475562)
林奇回忆起他第一次投资失败的情形:一家之前非常成功的服装企业破产了,“完全是因为《雌雄大盗》(Bonnie and Clyde)这部电影”,它令女性时尚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变化,使公司的存货变得“一文不值”了。
投资是一个不断计算概率的过程:“一切看概率,不存在确定性。”
学到的四条指导原则。“这些简单的原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鲁安说,“从那时起,它们就成了我大部分投资理念的基础……它们是我能给出的最佳建议。”第一,鲁安告诫说:“不要借钱炒股。”他回忆起了自己早年的一次经历。当时他利用杠杆“将600美元翻了几倍”,然后“市场崩盘”,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以至于卖完股票后“几乎回到了原点”。正如他当时发现的那样,“当你用借来的钱投资时,你无法理性地行事”。第二,“要注意势头”。也就是说,“当看到市场变得疯狂时”,你要格外小心。市场恐慌或者股票估值不合理都会导致市场变得疯狂。第三,忽略对市场的预测:“我坚信无人知道市场接下来的走势。重要的是找到有吸引力的想法,投资一家便宜的公司。”对鲁安来说,最重要的是第四条原则:投资于少量你做了深入研究、具有信息优势的股票。他说:“我尽可能深入地了解七八只股票,如果确实发现了便宜股,为什么不投入15%的资金买入它呢?”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有更安全的成功路径。鲁安说:“有了指数基金,大多数人的日子会好过得多。”但对于那些想跑赢大盘的投资者来说,集中投资是明智的选择。“除了彼得·林奇,我不知道有谁能在投资众多股票时取得好业绩。”
我逐渐明白,最伟大的投资者都是见识不凡的特立独行者,他们勇于质疑和挑战传统的观念。那些思维不太理性、不太严谨和不太客观的人所产生的误解和错误,使得这些投资者从中获益。事实上,研究本书提及的投资者的一个绝佳理由是,他们不仅能教我们如何致富,还能教我们改进思维和决策方式。
其中的利害关系或许可以解释顶尖投资者往往是思想开明的实用主义者的原因,他们会不断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思想。
他们无限探索“什么方法有效”的意愿令他们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可以向他们学习,不仅在市场上,而且在生活的各个领域。
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制胜的方法有很多,但运用这些方法都需要具备某种优势。当我问索普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具有优势时,他提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方法:“除非你有合理的理由相信自己具有优势,否则你可能就没有优势。
现已84岁高龄的索普看起来要年轻20来岁,他说:“从基因方面讲,你得到了一些牌……你可能认为那是个机会,但是你可以选择如何玩这些牌”,包括选择不吸烟、每年体检、及时接种疫苗、定期锻炼等。30多岁时,索普的“身体状况很糟糕”,慢跑不到四分之一英里就会“喘不过气来”。后来他开始每周六跑一英里,并逐步增加跑步里程,直到跑完了21次马拉松比赛。在那之后,他每周见两次私人教练,抽出4天每天步行3英里。
当我再次跟他交流时,时间已是2020年6月了,此时全球正被一场流行病肆虐,10万多美国人因此离开人世。索普向我解释了他分析全球死亡率数据的方法,他特别关注那些可能由病毒引起的“无法解释的死亡病例”;他解释了如何从1918年的大流感中得出“推论”,他的祖父就是在那次流感中染病去世的;他解释了如何得出对“真实死亡率”的估计;还解释了他如何在2月初(美国第一例死亡病例出现之前)预测美国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将会因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失去20万—50万人的生命。
索普对数据的合理分析使他的家人及时采取了防护措施,而当时几乎没有几个美国人(最重要的是美国领导人)意识到这种威胁的严重性。他说:“我们提前收拾好了各种用品,包括口罩。大约一个月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并到商店扫货。”在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3周前,索普就已经在位于拉古纳海滩的家中进行自我隔离了。除了他妻子外,“不与任何人会面”。他告诉我:“没有什么可怕的。”但他了解风险,并果断地采取了提高生存概率的行动。索普可能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真正计算过自己“死亡概率”的人[插图]。
冷静地思考事实和数据、概率,权衡风险和回报,极为重视避免灾难,这样的思维习惯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最精明的投资者长寿和发达的原因。在索普看来,我们每一方面的行为都应该以“广义理性”原则作指导,例如,他知道,当他处在“情绪模式”时,他更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当他对某人感到“愤怒或生气”时,他会退一步问自己:“你真正知道些什么?你的感觉是否合理?”他谨慎的分析常常表明,他的不良反应是毫无根据的。
他说:“我们在不该下结论的时候匆忙下了结论,因此,我认为,暂不做判断是做出理性行为的关键因素。”所有这些都让我相信,真正的投资巨头能帮助我们变得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我的目标就是向你展示,他们是如何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成功的概率,进而在市场和生活中实现了双丰收的。依据成功的概率做决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操作方式,这些巨头做任何决策时都会运用这一方法,包括管理自己的时间、构建安静的思考环境、选择一起闲逛的人、避免与他人打交道、防患于未然、避免受偏见和盲点的影响、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应对压力和逆境、思考诚实和正直、花钱和捐赠以及过有意义、质朴克己的生活。
智者当始终遵循伟人走过的道路,当效法过去的杰出者,这样,当他能力不及时,至少他还带有他们的一点意味。——尼可罗·马基亚维利我相信吸取其他人宝贵的经验教训是明智之举,我不相信闭目塞听能梦想成真。——查理·芒格
小时候的帕伯莱成绩并不太出众,在65人的班级里排名第六,这导致他有些自卑。在上九年级时,他接受了一次智商测试,正是这次测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说:“我问那个给我测智商的人,‘结果如何’,他说,‘你的智商至少是180,你只是不够用心,就像一匹马,得有人用鞭子抽你,你才会动一动。’那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得有人告诉你,你有潜力。”
先通过效仿巴菲特,后来通过效仿巴菲特博学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帕伯莱成为了当代杰出的投资者之一。从2000年到2018年,他执掌的对冲基金的收益率高达1204%,而同期的收益率仅为159%。如果你在1999年7月他开始管理该基金时投资了10万美元,那么到2018年3月31日时,你的资金将增加至1826500美元(扣除各项费用后)
然而,作为投资者和慈善家,帕伯莱能成功完全是因为他借鉴了别人明智的想法。他说:“我是个十足的模仿者,一切都是模仿别人的……我没有任何原创的思想。”他带着无法抑制的喜悦,有意识、系统地挖掘巴菲特、芒格等人的思想,不仅为了获得投资智慧,也为了洞察如何管理自己的企业、避免犯错、建立品牌、做慈善、处理人际关系、安排时间和过幸福美满的生活。
帕伯莱对效仿之法的钟情引发了一系列争议。独创性的作用被高估了吗?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否应该把精力放在效仿更聪明、更睿智的人身上,而不是努力创新呢?如果效仿是迈向成功的有效策略,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运用它呢?效仿他人有风险吗?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既采用这种策略使自己受益,又做真实的自己呢?
一路走来,我逐渐体会到了逆向工程、模仿以及经常改进他人的成功策略所产生的巨大威力。帕伯莱是我见过的将效仿之法运用得最彻底的人,他把运用这种方法的艺术推向了极致,自相矛盾的是,这看起来是很有创意的。他的思想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事实上,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分享我所说的“值得效仿的思想”。
当帕伯莱发现一个令他着迷的主题时,他必定会彻底搞清楚它。在巴菲特的例子中,他可利用的资源似乎是无限的,包括巴菲特数十年来写给伯克希尔股东的信以及罗杰·洛温斯坦(Roger Lowenstein)写的《巴菲特传》(Buffett: The Making of an Capitalist)等开创性著作,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它们,还开始每年到奥马哈朝圣,参加伯克希尔的年度股东大会,20年来一直如此。最终,帕伯莱与巴菲特建立了个人联系,通过巴菲特,他也成了芒格的朋友。
帕伯莱说:“人类的DNA中含有奇怪的物质,它们使人无法采纳好主意。我很久以前就学到的一点是:不断观察行业内外的情况,当你看到有人在做明智的事情时,要强迫自己也这么做。”这是很明显的道理,甚至是陈词滥调,但这个习惯对他的成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芒格邀请他到洛杉矶的家里吃饭,在俱乐部里玩桥牌。但在早期,帕伯莱对巴菲特和芒格的了解完全来自阅读过的资料。他读的资料越多,就越相信巴菲特在芒格的帮助下制定了与“物理定律一样基本”的“投资法则”。巴菲特的投资法则“如此简单”和“如此强大”,以至于帕伯莱认为只有它们是正确的。但是,当他研究其他理财专家时,他困惑地发现,他们几乎都没有遵循巴菲特的法则。就像遇到“一群不相信重力的物理学家……无论你是否相信重力存在,它都会把你往下拉”。
正如帕伯莱所见,巴菲特的选股方法是受价值投资守护神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三个核心思想启发而得出的。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过巴菲特,后来还聘请他为自己工作。这三个核心思想是:首先,无论何时购买股票,你购买的是持续经营、具有潜在价值的企业,而不仅仅是供投机者交易的纸片。其次,格雷厄姆将市场视为“投票机”,而不是“称重机”,这意味着股价往往无法反映这些企业的真实价值。正如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插图]中所写的,把市场视为狂躁抑郁症患者是很有益的,他“经常过度兴奋和担心”。
最后,只有在股票的售价远低于对其价值的保守估计时才应该买入。公司的内在价值与股价之间的差距就是格雷厄姆所说的“安全边际”。但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它们呢?格雷厄姆认为,市场先生容易情绪失控,他的这一见解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巴菲特和芒格这样的投资大师看来,游戏的本质是不让自己陷入疯狂,要冷静地观察市场,直到两极化的市场提供了芒格所称的“定价错误的赌博机会”。疯狂的行为不会得到奖赏,相反,投资主要是等待难得的时机出现,即赚钱概率大大高于赔钱概率的时机。
在我们这个极度活跃的世界里,很少有人能认识到这种缓慢而敏锐的策略的优越性。运用这种策略不需要频繁地进行交易,但时机到来时要果断出手。芒格曾说过:“你必须像一个手持长叉站在小溪边的捕鱼人,大部分时间里你什么都不做,但是,当一条肥硕的鲑鱼游过时,你要叉住它,然后你又什么都不做了,下一条鲑鱼游过可能要等6个月之后了。”很少有基金经理这么操作,相反,帕伯莱说,他们“多次下注,数额不大,但很频繁”。问题是,没有足够的机会来证明这些押注的合理性。所以,帕伯莱和他的两位偶像一样,喜欢等待最肥美的鲑鱼出现。一次,我们在他尔湾市的办公室里畅谈,他说:“投资的首要技能是保持耐心,极度的耐心。”2008年股市崩盘时,他在两个月之内完成了10笔投资交易。在平常时期,他完成的投资量较少,比如他在2011年只买入了两只股票,在2012年买入了3只,2013年一只也没买入。
2018年,帕伯莱的离岸对冲基金根本没有持有任何美国股票,因为他觉得美国股票都不大便宜。想一想,在美国的主要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大约有3700家,但帕伯莱从中找不到一家值得交易的。他不满足于在美国各个价位的股票中进行选择,他带着他的鱼叉来到了鲑鱼储量更多的水域,比如印度、中国和韩国。正如芒格所说,捕鱼要遵守两条规则:第一条是,鱼在哪里,人就在哪里;第二条规则是,别忘了第一条规则。
和周一样,帕伯莱也形成了一种有利于采取不积极的投资策略的生活风格。我去他在尔湾市的办公室拜访他时,他穿着短裤、运动鞋和短袖衬衫,看起来不像一位亢奋的选股人,更像是一位在沙滩上悠闲漫步的度假人。巴菲特曾经给帕伯莱看过自己黑色小日记本里的空白页,他模仿巴菲特的做法,也让自己的日历上几乎空空如也,以便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读书和研究公司上。通常情况下,他不会在办公室里召开会议,也不会接听或拨打电话。他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哲学家布莱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的“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源于人类无法独自安静地坐在一个房间里”。
股东们从巴菲特对网络桥牌的痴迷中获益匪浅,因为这样的嗜好抵消了他“行动的自然偏误”。帕伯莱也玩网络桥牌,他还通过骑自行车和打壁球等运动健身。当没有股票可买、也没有理由出售股票时,他就把精力投入到了慈善基金会。他说,他的投资团队里就他一个人,这很好。“当团队中有其他人时,他们可能想采取行动,想做些事情,然后被套牢。”在大多数领域,渴望采取行动是好事,但是,正如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8年的股东大会上所说的,“我们不会因采取行动而获益,只会因决策正确而获益”。
帕伯莱是个有厌世倾向的人,他常常独自坐在一个房间里,偶尔买入一只定价有误的股票,然后赚得盆满钵满。当他经营一家科技公司时,他请了两位工业心理学家来写他的简介。这两位心理学家的分析揭示出,他特别不适合管理一大群员工,“我可不是那种能听取员工意见、给予他们支持和照顾的领导人”。对他来说,投资更像是三维象棋游戏,关键是,结果完全取决于他。
从1956年到1969年,巴菲特成功地管理了投资合作伙伴关系。帕伯莱也自然而然地做了他该做的事情:他效仿了巴菲特合伙关系模式的每一个细节。例如,巴菲特不收取年度管理费,但收取业绩费,即当收益率超出6%时,收取超出部分的25%。当收益率等于或小于6%时,他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巨额回报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帕伯莱也采用了相同的收费结构,他认为基金管理者和基金投资者利益保持一致是“做生意的好方式”。
巴菲特对效仿之法并不陌生,他说:“如果能从其他人身上学习,就不必过多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了,你可以运用你接触过的最佳想法,关键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不是盲目地照搬一切。”例如,格雷厄姆主张投资多样化,而巴菲特则通过将赌注集中于少数被低估的股票而致富。巴菲特喜欢借鉴格雷厄姆的做法,但他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和完善了这些做法。
以巴菲特为榜样,帕伯莱构建了一个异常集中的投资组合。他认为,10只股票能满足他的多样化需求。当买入的股票数目较少时,你可以精挑细选。帕伯莱瞥一眼数百只股票后会迅速淘汰几乎所有的股票,通常用时不到一分钟。[插图]巴菲特也是快速选股的大师。帕伯莱说:“他想找到一个淘汰股票的理由,一旦他发现了,他会马上做出决定。”事实上,巴菲特说过,“成功人士与真正成功人士的区别在于,后者几乎对所有事情都说不”。
巴菲特为帕伯莱提供了有助于他简化选股过程的原则。帕伯莱说,第一,巴菲特的“核心戒律”是,只投资于“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公司。当帕伯莱分析一家公司时,他首先会问:“我真的理解其业务吗?”他会实事求是地考虑其业务是否是自己熟悉的领域。
第二,该公司的交易价格大幅低于其基本价值,这样才能提供可观的安全边际。帕伯莱不会费心劳力地创建复杂的电子表格,因为那样做会让他产生自己能精准预测未来的错觉。他理想的投资对象是这样的:一眼就能看出其价格便宜,这通常意味着以不到50美分的价格买到价值1美元的资产。“我的标准非常简单:如果其股价在短时间内(两三年内)不能翻倍,我不会对它有任何兴趣。”
第三,在芒格的影响下,巴菲特的投资标的逐渐从廉价股转向了优质的企业。除了其他因素外,巴菲特重视公司是否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否由一位诚实、能力非凡的CEO管理。芒格向帕伯莱指出,专注于廉价股投资的格雷厄姆通过持有GEICO保险公司的股票获得了最高的回报。“他并不是因为公司便宜而赚了钱,”帕伯莱说,“他赚钱是因为这是一家优秀的企业。”
第四,公司的财务报表应当简单明了。正如巴菲特所说,“人们不理解财务报表的唯一原因是制表者不想让人们理解它”。当不容易弄清楚企业今天是如何产生现金的和未来几年可能产生多少现金时,巴菲特就会把它归类为“太难理解”的企业。帕伯莱曾注意到,巴菲特办公桌的一个盒子上贴有“太难理解”的标签,这是一个醒目的提醒,提醒他要抵制住投资这类企业的诱惑。像安然(Enron)和威朗制药(Valeant Pharmaceuticals)这样的暴雷企业,帕伯莱很容易淘汰掉它们。
对帕伯莱来说,投资成功的一大秘诀是避免“太难理解的”企业。鉴于俄罗斯和津巴布韦等国对股东权益的蔑视,他避免在这些国家投资。他避开了所有的初创企业和首次公开募股,因为他不太可能在靠销售炒作和被过高的预期主导的领域里找到便宜货。他从来没有做空过一只股票,因为股票最大的涨幅是100%(当股价跌至零时),而跌幅是无限的(当股价暴涨时)。“为什么要以这样的赔率下注呢?”他问道。他也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宏观经济的无限复杂性,而是把注意力集中于少数可能推动特定业务的关键微观因素上。
简而言之,他依照简单的规则行事。上述这些基本原则非常可靠,对帕伯莱很有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都不是他原创的。在他的投资生涯中,每一个重要的想法不是源自芒格,就是源自巴菲特。这一事实让我略感不安。当我列举帕伯莱从其他人那里借鉴的观点时,我怎么可能说出有新意或深刻的东西呢?但这正是关键所在,他的竞争优势就在于这一点:他不在乎别人是否认为他的想法缺乏独创性,他在乎的是什么想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