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死的人是活的 宁做“理财官”不做“守财奴”,- 知乎官网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可俗话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就像价值的代名词,面对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这样的现实,你想好怎么让你的“钱生钱”了吗?也许有人会说,我工资低,还是安心省钱存款就好了,这是一种典型的“守财奴”形象;也有人会说,我就是家里的“理财大管家”,可是,我还是不会理财该怎么办?金投网理财专家提醒,钱是死的人是活的,宁做“理财官”不做“守财奴”!
【拒做“守财奴”】
正确方法:别把存钱当成你的全部
理由:央行不断降息,余钱收益率越来越低
金投网专家解读:央行降息的影响如下:
1.去银行存钱的利息变少了:1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由调整前的2.5%降为2.25%,比如50万元存银行1年定期,利息就整整少了1250元。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到了1.5倍,各家银行之间的存款利息差异可以更大。
2.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利率都降了:个人住房公积金5年以上贷款利率由调整前的4%降为3.75%左右,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也由调整前的5.9%下调为5.65%左右。加入买房时商业贷款100万,贷款期限30年,利用等额本息还款法,降息后每月月供减少159.01元左右,总利息共减少了5.72万元左右。
3.银行理财产品、“宝宝们”收益可能更低:降息对于以货币基金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互联网“宝宝们”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造成一定影响,预计此后两类产品的收益会将下行。
4.贷款环境宽松,创业投资更容易:此次央行降息,旨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获得了财务支持,会使得更多具有能力的人,更愿意去创业、去做投资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5.降息利好对冲新股利空:机构普遍对降息后股市表现持乐观态度。民生证券就认为,降息周期下股债双牛大逻辑未变,“实体回报率不足意味着居民资产重配+无风险利率下行+债权类资产风险溢价上升并存,股债双牛仍可延续。”
老百姓要赶紧干三件大事:
1、减少储蓄
储蓄虽然可以成为社会保障机制缺乏的有益补充,但留给子孙万代的钱就要考虑好了,在不断降息的年代,它不再是增值省心的理财方式,简直就是一直不断跑气的气球。如果你想自己享受比以后更多的东西,给子孙留下更多的东西,就要把它取出来,投放到最有利于你的地方去!
2、学会从银行借钱花
一是消费。如果你是生老病死无忧者,或是40岁以下无养老负担的有工作能力的人,你一定要学会敢于消费、勇于消费,享受生活。因为20年后,国家的各种保障机制会更加健全。只要喜欢的,银行敢借给你的,一定要利用好,如房子、汽车、手机等需要贷款或分期付款的,能负担得起,就大胆的借钱消费吧。
二是创业。在国家鼓励全民创业的今天,降息降准进一步降低了创业者的门槛。
3、念好理财经
余钱在手,让钱生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能让钱存着、睡着。睡着的钱慢慢会睡死。理财是最好的选择。尽管当前理财渠道窄,理财风险较大。而且理财是个智慧活。但让理财不赔本才是本质。理财的基本方法是投资,趁投资房地产低迷徘徊投资学区房、商服、公寓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选择信誉好的全国性理财公司,升值潜力大的股票等。当然,对高回报企业或项目搞一下风险投资也是新的尝试,可能一本万利,胜过彩票中奖。
【当好“理财官”】
正确方法:树立正确理财观念 识破七大理财陷阱
理由:你乱理财,财也不理你
金投网专家解读:在对投资者的理财教育中,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什么是正确的理财观念?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理财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不可能一夜暴富;
2.家庭不是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应放在第一位,盈利性放在第二位;
3.建立风险意识,投资是有风险的。低风险的投资品种,如银行存款、国债等,难以产生高回报;高风险的投资品种,如股票、实业投资,有产生高回报的'可能',但也能导致巨额亏损;
4.要保证良好的资产流动性,'富余'的支付能力,不要将资金链绷紧,现金为'王';
5.保险是一种重要的保障手段,是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份保险也是一份对家人的关爱;
6.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理财品种,不要随波逐流;
7.不要过度消费,尤其是'贷款'消费,如房贷、汽车贷款等,贷款是'刚性的'。尽量减少家庭的债务负担;
8.股票是一种最好的'长期'投资工具,是使家庭资产大幅增值的最有效的投资方式,但如果投资操作不当,会导致巨额亏损,造成家庭财务危机。'一定不能用借来的钱炒股票'。
9.要将生活保障(现金、债券、住房、汽车、保险、教育)与投资增值(股票、实业、不动产)合理分开。投资增值是一种长期行为,目的是使生活质量更高,不要因为投资而降低目前的生活质量。投资资金应该是正常生活消费以外的资金,用这样的'闲钱'投资,投资人才会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10.要学习理财知识,要能同专业理财人员交流,要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因为钱是你自己的。
11.可以委托理财,但要慎选'受托人'。
12.要编制家庭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做到收支有数,心中有底。
13.要制定量化的、合理的理财目标,针对理财目标配置资产,做到'有的放矢'。
14.抵制过高的投资回报率的诱惑,任何过高的投资回报率的项目都是值得怀疑的。
15.投资一个项目,先考虑风险,再考虑受益,不能合理控制风险,收益无从谈起。
其次,制定合适的理财规划,理财规划是为您或者您的家庭建立一个独立、安全、自由的财务生活体系,以实现个人人生/家庭各阶段的目标和梦想,达到财务自由境界的过程!理财规划一般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回顾自己的资产状况。包括存量资产和未来收入的预期,知道有多少财可以理,这是最基本的前提;
第二步:设定理财目标。需要从具体的时间、金额和对目标的描述等来定性和定量地理清理财目标;
第三步:弄清风险偏好是何种类型。不要做不考虑任何客观情况的风险偏好的假设,比如说很多客户把钱全部都放在股市里,没有考虑到父母、子女,没有考虑到家庭责任,这个时候他的风险偏好偏离了他能够承受的范围;
第四步:进行战略性的资产分配。在所有的资产里做资产分配,然后是投资品种、投资时机的选择。理财规划的核心就是资产和负债相匹配的过程。资产就是以前的存量资产和收入的能力,即未来的资产。负债就是家庭责任,要赡养父母、要抚养小孩,供他上学。第二是目标,目标也变成了我们的负债,要有高品质的生活,让你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动态的匹配,这就是个人理财最核心的理念。可以看出,理财规划应是每个人都必须的,并不在于资产有多少。
最后,金投网理财专家提醒,理财“陷阱”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去,甚至血本无归。因此,这些理财“陷阱”和理财意识,你必须懂。
陷阱一:存单变保单 醒悟时已晚
概述:无数中老年人到银行存款,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劝说”:普通的存款利息太低,推荐一种收益率高的存放方式;分红型保险也是存款,不但可随时支取,每年还有7%-8%的收益;年龄大了给自己多一些保障,现在一些钱用不着买成理财产品,不但大病可保障,20年后还可一次性提取10万回报……违背储户意愿,有些理财产品是投资理财型保险,不保障收益和回报,甚至本金不保。
防护秘籍:不改初心,提高警惕。存款就存款,不被虚假回报诱惑。银行保险渠道有15天的犹豫期,可申请撤销。有正当理由也可向保险监管部门投诉。
陷阱二:高利息集资 庞氏大骗局
概述:很多民间借贷公司,将自己包装成有资质的理财咨询公司,从事高息融资业务。有的将店面开进社区,以高额回报吸引老年人参与。理财专家提醒,诱导性集资,以高额利息吸收资金。利用后加入者的资金,营造出年利率高达20%以上的回报的庞氏骗局。经常出现携款跑路的事件,让参与者血本无归。
防护秘籍:擦亮眼睛,远离借贷。认清投资咨询公司的资质,不被表面的高回报蒙蔽。
陷阱三:收益被夸大 概念被混淆
概述: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越来越低,整存整取一年的利率才1.75%,去年此时还能到3%多。很多原本存定期的市民,转而购买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是最愿意突出的。其实,看起来很高的年化收益率,其实并不代表实际收益率。这其实就是文字游戏,混淆相关概念。
防护秘籍:读懂收益,理性购买。年化收益率收益率,认清合同里面的相关扣除费用。
其他“理财陷阱”大全:
(1)现货原油、白银投资“陷阱”
6月18日,来自广州、深圳、天津等地的35名投资者,共同状告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下称“深油所”)从事非法期货交易。2014年-2015年,这些投资者通过深油所旗下多家会员公司进行“现货原油投资”。然而,这些投资者后来发现,他们交易的品种“前海油50”、“前海油100”等在石油化工名录上均查询不到,35名投资者共损失2500万元。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立案。在广州工作的王先生是35名投资者之一,2014年10月,他在“老师”的介绍下开始炒原油,短短13天就损失了70.5万元。
实质上这是一场对赌游戏,交易软件被后台人为操纵,交易所、会员、代理商层层设置陷阱,行情处于高位时不能平仓,本该下跌的白银价格,在交易软件上却一路飙升……散户们想要赚到钱,是不可能的。他们亏损的钱,都被代理商赚走了。
(2)P2P网络贷款“陷阱”
据媒体报道,投资人王先生向一家秒标P2P网站投了1000元,不到3小时就获得70元利息。高额且快速到账的利息驱使王先生多次向这家网站追加投资,前后共投入100多万元。突然有一天,王先生发现这家秒标P2P网站的客服全部失踪,联系人的电话也无法打通。
这家网站就是去年发生创始人跑路事件的“优易网”,其主要敛财方式就是“秒标”。第三方机构网贷天眼初步统计显示,目前参与“优易网”维权的投资人有64名,被卷走的资金总额近2000万元。
还有一些不法人员承诺“担保”、“保证收益”,通过论坛、网帖,甚至路边、集市等线下渠道,以“P2P”名义招揽投资人,进行所谓的投资,实则利用这种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3)私募股权投资“陷阱”
上海法院近期受理了一起金融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客户与基金公司签订投资协议,约定投资400万元,委托基金公司购买某公司股权。若该公司IPO成功,则继续进行退出操作;若不成功,则进行并购运作。但基金公司迟迟未购买约定公司股权,客户向法院起诉该基金公司。本案中原被告双方对股权投资行为是否超出基金公司业务范围产生争议。法院审查发现,原告的资金事实上来源于数十名自然人。
(4)网络基金投资“陷阱”
据报道,3月份,45岁的张先生在网站上看到一则关于投资“香港VS基金”赚钱的广告,该广告称“投资该基金,确认后第二天返利,每天按投资数额5%—10%返利”。高额的回报让张先生心动不已,他随即按照网站上留下的联系方式与对方取得联系,并汇款1万多元给对方。几天后,张先生果真收到对方承诺的每天850元汇款。然而,就在张先生准备将第二笔款汇给对方时,他发现这家网站已经关闭,随即报案。警方调查发现,该网站共诈骗全国10多个省份1200多人6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