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达礼丨你知道在古代怎么称谓年龄吗?_头发_老人_诗抄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古代年龄的代称礼仪的文章,仅供参考。

古时候,人们总是以人的头发长短、发式及头发的颜色变化来称代人的年龄,例如:

总角:婴幼儿时代。古人不剃头。他们视毛发为父母精血所成,不能任意丢弃。因此,古时候的儿童不分男女,都把头发扎成抓髻,像两个羊角一样。如今不同了,但还有些小姑娘喜欢扎羊角辫子,又叫“翘翘辫”。

垂髫:少年时代。从婴幼儿到少年时代,人长高了,头发也长长了。把儿童与少年的长发扎成一束下垂的式样,称作“垂髫”。

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 岁左右的少年,这时用发带把头发束扎起来。

及笄:又称“待年”。指女孩长到15 岁时,可以待嫁了。这时女子一般把头发用簪子盘于头顶。(笄:即簪子)。

弱冠:20 岁左右的男子,古代20 岁的男子要行“冠礼”。自此之后外出要戴帽子或系头巾。因为才行冠礼,表示刚刚成年,但还不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即而立之年,指30 岁,此说出自《论语·为政》中的“三十而立”。指人到了30 岁时应立身处世了。

不惑:即不惑之年,指40 岁。此说应见于《论语-为政》中的“四十不惑”。指人到了40岁时各方面都有经验,性格稳定,办事精明能干,不易受外界的干扰了。

半百:即50 岁,百岁的一半。又称“知命之年”。因活到50 岁的人命运大致定局了,该认命知命了。

花甲:60 年为一甲子,且人到60 岁时头发也变得花白了。故称60 岁的老人为花甲老人。

古稀:即70 岁。取自杜甫《曲江》诗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那种劳动生活环境条件下有人活到70岁或以上者,实属少见。

耄耋:即指80,90 岁。《说文》里载有:“年八十曰耄”。“年九十曰耋”。

期颐:指一百岁。“期”指一个完整的时间单位。“颐”即颐养天年的意思。

皓首:指头上的头发全白了。用其特征来泛指“老年人”群体。

黄发:乏指高寿老人。有特别长 寿的老人,白发有返黄复青的现象。

陶渊明在《桃花渊记》中有“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的词句,词中的“黄发”“垂髫”分别是指老人与小孩子。

好书推荐

《革命烈士诗抄》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自建党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牺牲的烈士们的代表作品。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些诗作大气磅礴、境界高尚,而且脍炙人口,对人的精神有极大的震撼、提升作用。此书为萧三主编,眼光独到,多位老一辈革命家如朱德、董必武等为此书题写诗作,至今畅销不衰。

这本《革命烈士诗抄》,不是普通的“诗抄”或“诗集”。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一般的诗文集。它的作者很少是被称为诗人的。但是每一个作者——每一个革命烈士本身就是一篇无比壮丽、无比伟大的诗章。他们的战斗的生活、艰苦的工作, 他们的崇高的人格、坚贞的操守,他们对于中国人民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赤心,都是可歌可泣、足以惊天地而动鬼神的最伟大的诗篇。

【作者简介】

萧三(1896~1983),现代诗人。1896年10月生于湖南省湘乡县。原名萧子嶂,曾用埃弥•萧、爱梅等笔名。他曾就读长沙湖南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同学。他和哥哥以及毛泽东、蔡和森一起创建了“新民学会”,并在《湘江评论》上发表过小品散文和诗歌。

监督曝光

为了能第一时间

收到“文明江西”推送

大家记得把“文明江西”设为“星标★”

热点视频推

↓↓↓

推 荐 阅 读

孩子不想学,父母怎么办?

办公室不要讨论这4类话题

来源:江西文明网综合

栏目编辑:邓望

栏目校对:邓强

责任编辑:黄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