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颗米粒大小的“鱼眼”看智改数转“绵阳模式”_数字化_企业_华丰

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在70兆帕的深海里,在遥远的太空中......随着应用环境的日趋复杂,电子设备小型化、高速化成为大势所趋,而高速连接器作为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质量的要求也水涨船高。

作为我国航天、航空、航海、电子装备配套电连接器的核心骨干企业,位于四川绵阳的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丰科技”)又走到了十字路口。

“数字化转型对华丰科技而言,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华丰科技数字化转型经理李海军感叹。

“一般而言,连接器靠鱼眼与印制板紧密接合,确保信号零损耗传输。”李海军介绍,但是鱼眼只有小米粒般大小,精度以丝为单位,在打磨过程中,所有零件都比头发丝的精度还高,稍有毛刺或裂纹,就会让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中断。

以前,鱼眼的检测靠人工拿着放大镜看,一个生产线需要七八个人,不仅效率低,还会出现错检、漏检等情况。为此,自2022年底开始,华丰科技自主研发5G+AI智能检测设备,通过人工智能“大脑”对20多张高精度照片进行分析,检测精度小于0.02毫米,准确率达到99.99%,产线人均生产效率提升275%。

目前,华丰科技已建成高速背板连接器全自动生产线76条,自动检测线4条;高速模组生产线13条,自动检测线十余条。16个5G基站覆盖8000平方米的制造场景,实现了生产设备生产信息与MES系统的互通互联,5G智能工厂初具雏形。

“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与管理、生产等环节的深度融合,华丰科技正加速实现制造业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李海军介绍,当前,华丰科技关键核心产品连接器广泛应用于中国航天工程、5G通讯、超级计算机等重要领域,高速线模组连接器较通用连接器传输速率成倍提升,传输速率从56Gbps提升到112Gbps。

不过,华丰科技的数字化转型,仅仅只是绵阳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的一个缩影。

就在今年5月11日,绵阳举行了一场制造业“智改数转”供需对接路演活动,吸引500余家“智改数转”企业、数字化服务商、金融机构参加,超54万人次在线上收看。

当天,绵阳三台县鸿凯双泰与服务商摩尔元素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摩尔元素将持续为企业提供生产线改造和集成服务,双方从彼此认识到达成意向,用时不足1天。就在同一天,创明新能源、华岭光子等50余家企业与西门子、华为等达成合作意向。

“智改数转”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激发企业需求,更需要服务商拿出方案,而如何让企业和服务商实现有效对接则成为关键。

瞄准这个问题,除了搭建会展平台,绵阳还想了不少办法。

比如,在“需求端”,政府“买单”聘请专业机构、市县联动帮助全市1419户规上企业对“智改数转”进行诊断;在“供给端”,绵阳引进海康威视等数字化转型服务商20家提供“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长虹、九洲等本土龙头企业成立服务商联盟,为市内外近3000家供应链企业提供互联互通的“个性化”服务。

打通了“供需”两端,资金难题又成为企业“智改数转”之路的拦路虎。

为此,绵阳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已有6家银行推出了“智改数转通”“善新贷”等十余种专项金融产品;持续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积极在数字化转型领域大力推广“制惠贷”政策性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超2亿元;搭建好银企对接平台,建立常态化、多形式、有实效的政银企对接机制。

有的放矢出招,“智改数转”效果自然立竿见影。

数据显示,绵阳已培育富临精工等17个“智改数转”领先实践企业,建成雅化等4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推动长虹入选全国国企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名单,2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了“智改数转”,全年有望突破400家。

当前,绵阳12条产业链、共600余家企业已全部融入“智改数转”应用场景,近50家企业已在实施或正准备实施改造,力争2026年在四川省率先实现规上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

“我们期待第十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能够汇聚全国更多的优秀服务商,助力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绵阳模式’。”绵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