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课堂 | 老人花40万在直播间买了堆塑料,谁该反思?_文物_古董_监管
(来源:九江民政发布)
近日,央视新闻的一则有关直播间卖“古董”骗局的报道,引发了舆论关注。
今年1月,河南新乡警方接到辖区张女士报警,称母亲花40余万元在直播间买了几百件假古董,自己再三劝解也不听,还相信主播会用高价将这些宝贝赎回。警方接警后立即展开调查,发现该直播间编造离婚剧本吸引粉丝,以不愿分割财产为由,请求粉丝将自己珍藏的宝物保管,等离婚手续办完,会以数十倍的价格再买回来。每天主播都编造、诉说与妻子间的家庭矛盾,还安排专人在直播间发送弹幕,打造人设。嫌疑人供述,假文物都是批发市场便宜买来的。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老人花40余万买几百件“文物”,结果竟然买了一堆塑料,对于这样的奇葩诈骗,很多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骗子的招数并不高明,如果不是老人家,这种“一眼假”的所谓“文物”,基本上不太可能会让人上钩。就算“中招”了,最多也是一两次,不可能一直“执迷不悟”。不过,对于直播间卖“古董”骗局,不能只埋怨老人太好骗。
一者,由于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对新技术和新产品了解不足等原因,网络阅历相对欠缺的老人更容易成为不法商家的目标,本来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要做的不是埋怨,而是通过切实有效的方式提升其防骗反诈意识。
再者,直播间卖“古董”骗局受骗上当的也不完全都是老年人。经查,该犯罪团伙自2023年10月到2024年2月,累计涉案金额共计2000多万元,受害人达到了几百余名。张女士母亲花40余万买几百件“文物”,估计是受害者中的“典型代表”,几百余名受害者里也不乏有其它年龄段的身影。
财帛动人心。在另一起类似的直播间卖“古董”骗局中,一位姓李的主播宣称请人保管海外流失古董可获巨额费用,就让郭先生动了心,支付3888元拍下了一个花瓶,当收到了这件工艺极其的劣质所谓古董花瓶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公众尤其是老年人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避免被无良主播的虚假宣传所蒙蔽。另一方面,直播平台作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有责任对入驻商家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管。主播身份、能力、经验各方面应当得到第三方机构的监管,或者最起码直播平台的审核,不应当只是普通的形式审核,应当提高到实质性的审核。同时,建立完善的投诉举报机制,鼓励消费者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直播间卖“古董”之所以能屡屡让人受骗上当,也与“鉴宝”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密切相关,一般人根本不了解行情,容易被忽悠。老人花40余万买几百件“文物”案件中,涉事主播徐某曾经做过珠宝玉石生意,对于文物古玩之类的也比较了解,直播时他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把这些假文物说得跟真的一样。他还为每一件假文物冠以华丽的名称,赋予了它们不存在的历史与价值,让听众误以为这些所谓的“文物”价值连城。
随着古董珍玩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线上鉴宝”有很大的市场,但理应进行规范,避免“野蛮生长”。即便是科普公益性质的,也不能信口开河,简单粗糙地看一看就下结论,极易误导公众对文物文化方面的认知。至于别有用心的直播“鉴宝”,监管部门更应该加强监管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来源: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