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视界丨深挖本地文化 打造沉浸式文旅IP_旅游_谢晓婷_姜楠
在近日举行的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赋能:精神生活与产业发展”平行论坛上,国内外文旅领域专家学者、行业从业人士深入探讨了以文化和旅游赋能产业升级的新思路、新路径。
文化赋予旅游业深刻的人文内涵,增添了旅游业的文化厚度。当前,为了看一部剧、一台戏、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跟着演唱会去旅行”“跟着短视频去旅行”已成为一种旅游热潮。
“文化、旅游、体育相结合,演唱会、音乐节、马拉松赛事、博物馆等与旅游相结合的产品一直热度不减。”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范云军坦言,消费者不再仅满足于单一的观光游,而是愈发青睐具有鲜明主题体验、独特文化内涵的文旅产品。
在“博物馆——让生活更美好”沙龙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馆长和文化遗产专家,围绕如何通过博物馆的力量提升公众生活质量的话题展开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更加强烈。文化机构要为公众提供更多丰富精神的项目和服务。”韩国首尔历史博物馆馆长崔秉九直言,收集、保存、管理、储存文物只是博物馆的部分功能,博物馆还需要发挥其与社会沟通的职能。
现在,许多游客旅游时,往往会优先选择去一座城市的博物馆参观。参观完博物馆后,他们会去往何处?对此,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表示,由于苏州博物馆参观观众数量较大,借助博物馆的溢出效应,馆方推出了苏州旅行手册,推荐其步行范围3公里内其他类型的博物馆以及下一站目的地,带火博物馆周边游。谢晓婷说:“该手册介绍了苏州市200多个人文景点、70多道美食和20多种特色玩法,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效益。”
随着文旅融合边界的不断拓展,智慧旅游与沉浸式体验的结合已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数字+文旅”在沉浸式创意设计和融合创新方面潜力巨大。如何优化文旅产品供给,提升文旅科技融合创新能力?
谈及沉浸式数字文旅项目打造策略技巧时,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兼新闻系主任陈端表示,未来的沉浸式文旅项目需要从技术赋能光影渲染和视听场景震撼效果上,转向以场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北京七九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楠则强调了沉浸式数字文旅产品的在地性。“每个剧院、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园区都有其在地属性,在引入沉浸式业态的过程中需要与在地文化结合,在充分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和传统元素的前提下,挖掘和提炼在地文化的核心元素。”姜楠说,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创新性展现文化故事,才能使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自然地接触和理解当地文化。
对此,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秘书长孔明深表赞同。他表示,只有深度挖掘在地文化,才能够把沉浸式产品打造成本地IP,也只有形成本地IP,才能对本地文旅产业形成更强有力的引流。“每一个沉浸式产品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定制化产品,这种‘非标’的体现就是产品与在地文化的结合。”孔明说。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