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逝去的盛景》解读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_季冰_经济_货币
从一幅北宋名画,到名动全国的舞剧,再到同名电影……灵感源于《千里江山图》的《只此青绿》,热度还在持续上升。这一热门国风IP令人深深折服于宋代传统美学魅力,也让更多人对宋代社会多了几分好奇。文化的昌明离不开经济的繁盛,事实如此,尽管宋朝一向被视为“弱宋”,却依然拥有我国古代最繁荣的商业文明。
东京梦华、千年风雅之下,宋朝的繁荣是如何成就的,又是如何衰落的?这个曾累积惊人收入的王朝,为何没能造就一个令人满意的“治世”?为了从日益兴盛的工商经济中分到更大一杯羹,宋朝政府都做了些什么?诸多问题,都在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陈季冰的新书《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中得到了解读。“我期待这本书为读者勾勒一幅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展现与宋朝经济有关的一切,包括城市、娱乐、贸易、货币、社会制度、文化发展,等等。”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季冰表示。
从通俗角度讲述宋代经济
身为上海著名媒体人,陈季冰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长期从事经济新闻报道与时政财经评论工作,专注于经济史与制度变迁研究。这样的教育和职业背景,让《逝去的盛景》在同类历史书籍中显得颇有个性。
“我并不想写一本寻常意义上的历史书——叙述一个历史故事、呈现一种历史现象、剖析一段历史沿革。”陈季冰说,与很多同类书不同,该书的着力点并不在于讲故事,也没有严格地按照农、林、牧、渔、工、商等行业分类来全面叙述宋代经济的样貌,甚至没有完整介绍宋代的经济制度。“我只想尝试回答一个问题:宋朝繁荣的社会是如何成就的?这其中又包含了一系列问题。而问题的反面则是:为什么繁荣那么容易被毁掉?”
从这个问题出发,陈季冰有选择地向读者呈现了宋代新出现的前沿经济变化,例如城市网络的兴起、工商业的繁荣,以及货币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等。以问题为导向,他花了很大篇幅在书的最后部分剖析宋代的财政与税收,重点论述商业进步及其成因,以及它所催生的社会变迁,从而指出宋朝经济困窘的原因,挖掘冉冉升起的商业文明迅速陨落的真相。
在以往,宋史出版领域近乎由历史学者构建,从通俗的角度去讲述宋代经济的读物比较少见。但经济的特性,往往更能反映出社会真实的一面,而这又与制度和技术是分不开的。在陈季冰看来,“当制度与制度、制度与技术之间达成某种最佳张力时,社会就繁荣昌盛;反之,社会就衰败没落。”他梳理了范仲淹、王安石等人对经济的论述,从中分析宋朝经济在社会、文化、娱乐、生活、军队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隐藏在经济变化背后的制度与技术发展。“这并非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史读物,却能让读者从各个方面窥见宋朝的经济状况。”
宋代的悲剧根源在于过于超前
写作过程中,陈季冰以客观的立场对历史展开回望。他赞颂充满市井俚俗之风的商业繁荣,认为这“模糊了人们之间高低贵贱的等级界限,改写了社会的权力结构”;对于宋朝“不知以俭为美德”的纵欲奢靡之风,他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认为,崇尚俭还是奢的不同价值导向代表了不同的经济模式:储蓄型和消费型。市场经济或现代经济必然是消费型经济,但他也不否认,这种一切向钱看的庸俗市侩之风滋生了一些丑恶现象,他举例说,“宋朝城市对蔬菜的需求量非常大,面向市场的菜园子便应运而生,京郊20亩菜园竟可被视为‘青铜海’,可见收益有多可观!随着新兴的商业资本力量壮大,商业精英的地位火箭般蹿升也就显而易见了。”
尽管商业文明高度发达,但宋朝“生于忧患,长于忧患”人尽皆知,它面临的生存危机贯穿始终。“我在最后一章专门回答了一个问题:宋代鹤立鸡群的经济文化优势,兼具压倒性的人口规模,为什么未能转化成军事上的优势,以致苦苦支撑,仍无力抵挡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自己的游牧社会?”陈季冰分析,正因为宋朝的政治与经济领先太多,社会组织方式过于现代,才敌不过粗放的北方民族,“早熟的宋代社会孕育着自我毁灭的种子。古往今来,一种社会组织方式或制度体系有无前景,关键不在于它是否足够成熟和完备,而在于它的核心元素能否适应所处的时代,很好地与之匹配。换言之,宋人的探索与奋斗太超前,这才是宋代悲剧的根源。”
“宋朝是走向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时代,虽然生于忧患,却仍然在经济、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成就。”陈季冰表示,作为一个媒体老兵,他对写历史与写当下有同样的冲动,“我想做的,是还原过去存在过的人和事及其相互关联,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过去,以更广阔的时空视野看待那个千年前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