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迎增量 理财子如何应对低利率环境(银行理财迎增量,理财子如何应对低利率环境)

  距2月LPR非对称性调降已过去一周,多家中小也快速跟进下调存款以缓解息差压力。此次调整后,对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称,存款下行使得存款产品的吸引力下降,提振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配置需求,理财市场有望持续迎来增量资金。不过,存款作为理财重要的底层配置资产,其利率下行也使得理财产品收益率同步下调,如何保证产品收益率稳定,成为理财公司的又一大挑战。

银行理财迎增量 理财子如何应对低利率环境(银行理财迎增量,理财子如何应对低利率环境)

  增量资金涌入理财

  利率下行加速“存款搬家”,与此同时,理财获入。数据显示,节后第一周,理财存续规模环比上升4122亿元。

  从全市场理财规模来看,2月25日当周,理财市场规模回升至27.39万亿,较前一周当周环比增加约 0.19 万亿,较1月末增加近万亿。

  对于资金增配理财的现象,多位业内人士称,主要是因为存款利率下行推动居民资金由存款向理财产品转移。

  在固定收益首席刘郁看来,春节过后M0回流带动理财规模增长,叠加中小行补降存款利率,或一定程度助推存款替代效应较高的理财产品扩容。

  存款利率不断调降成为业内共识,在这一背景下理财市场规模反弹趋势也将延续。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存款和两类资产对理财形成的压力均有所减少。一方面,第三轮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后,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降至 2%(含)以内,今年开年亦有部分中小行跟进下调,以低波稳健型理财为代表的存款替代类资管产品吸引力增强;同时,“报行合一”落地实施,叠加预定利率下调,储蓄型等竞品对理财 AUM 的挤占压力趋降。

  乐观预测下,不少业内机构认为年内理财规模将重返高峰水平。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团队预测,2024年或仍将推动数轮存款利率的调降,届时理财收益优势将更加凸显,部分优质现金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会跑赢3年定存利率。该团队认为,在国有银行的带动之下,2024年下半年理财规模将重新站上30万亿元的关口。

  不过,据记者了解,也有机构称,存款与理财“一升一降”的现象并非很明显。某股份行理财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就其近期的观察,储户存款暂未明显流出,行内存款余额也未见显著改变;理财产品方面,有不少增量资金购入,但不是特别明显,部分资金可能流向保险产品。

  下调比较标准

  对于理财公司而言,存款利率不断下行推动理财规模迎来增量,意味着市场将不断扩容,但与此同时,利率走低也给理财子在资金配置上出了一道难题。

  据记者了解,2024年年初不少理财子就纷纷下调业绩比较标准“迎战”。

  在底层资产收益率波动下,开年以来,已有交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发布,对旗下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下调,下调幅度在5-15bps之间。

  以上银理财为例,其打算于2月29日起对上银理财“价值甄选”系列开放式理财产品(21个月)01期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调整前业绩比较基准4.00%-5.20%,调整后业绩比较基准2.50%-4.00%,下调幅度在12-15bp之间。

  业内的多数操作引导全市场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础走低。据普益标准统计的数据,2024年1月全市场新发2794款理财产品,其中2502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34%,环比下跌0.05个百分点。而剩余的292款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23%,环比也下跌了0.05个百分点。

  某国有行理财公司人士对记者称,市场利率下行背景下,“资产荒”延续,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理财产品底层资产收益水平难以达到业绩比较基准,下调以修正投资者的预期。

银行理财迎增量 理财子如何应对低利率环境(银行理财迎增量,理财子如何应对低利率环境)

  他进一步解释称,业绩比较基准是金融机构在综合考虑投资环境、市场利率、产品性质、投资策略等对理财产品作出的收益预判,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转向中长债配置

  不过,业绩比较基准仅仅是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参考标准,最终理财产品是否能使得居民满意,还是要看最终收益率。而理财产品的收益表现与理财公司及投资经理的投资策略密不可分。

  综合机构及业内人士的看法,面对低利率环境,理财子一方面要继续做好债券等固收类资产的配置,稳固高票息资产的仓位,同时配合短期票息的操作;另一方面,要做好流动性风险的防范与应对,可等待右侧机会适当布局权益类资产。

  金融行业分析师吕松涛认为,当前市场环境特征或已发生实质变化,理财减配存款或成趋势、转向中长期债券。他认为,2022年底以来,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持续低于同久期信用债模拟组合持有到期收益率,存款类资产配置价值已经有所下降。

  配置策略上,吕松涛建议,若需替代3年期大额存单,信用债方面,可以以3年期为久期中枢,参考当前债券到期收益率水平,利率较为匹配的替代性资产集中于AA信用评级附近。

  据测算,预计信用债仓位提升至45%、带来1.3万亿元的增量资金,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城投债可能是理财关注的品种;策略方面,预计理财对信用下沉仍较为审慎、整体强调明确的安全边际。

  广发固收首席刘郁看来,配置可选长端,交易考虑短端。她认为,近期政策开始指导部分非银机构存款科目调整,或引导部分理财存款回流债市,今年银行理财行为对债市短端资产的影响或重新加强。

  考虑到节后权益市场反弹明显,也有机构人士称,可以适当提高对权益市场的配置。某股份行下属理财子分析师对记者说,A股市场节后表现优异,市场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今年权益类产品仍有配置机会,可等待右侧机会。

  “理财子还应当不断开发更多类型的理财产品,拓展投资领域,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收益需求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理财选项。”明明说。

距2月LPR非对称性调降已过去一周,多家中小银行也快速跟进下调存款利率以缓解息差压力。此次调整后,对银行理财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称,存款利率下行使得存款产品的吸引力下降,提振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配置需求,理财市场有望持续迎来增量资金。不过,存款作为理财重要的底层配置资产,其利率下行也使得理财产品收益率同步下调,如何保证产品收益率稳定,成为理财公司的又一大挑战。

增量资金涌入理财

利率下行加速“存款搬家”,与此同时,银行理财获资金流入。据Wind数据显示,节后第一周,理财存续规模环比上升4122亿元。

从全市场理财规模来看,2月25日当周,理财市场规模回升至27.39万亿,较前一周当周环比增加约 0.19 万亿,较1月末增加近万亿。

对于资金增配理财的现象,多位业内人士称,主要是因为存款利率下行推动居民资金由存款向理财产品转移。

在广发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刘郁看来,春节过后M0回流带动理财规模增长,叠加中小行补降存款利率,或一定程度助推存款替代效应较高的理财产品扩容。

存款利率不断调降成为业内共识,在这一背景下理财市场规模反弹趋势也将延续。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存款和保险两类资产对理财形成的压力均有所减少。一方面,第三轮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后,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降至 2%(含)以内,今年开年亦有部分中小行跟进下调,以低波稳健型理财为代表的存款替代类资管产品吸引力增强;同时,“报行合一”落地实施,叠加保险预定利率下调,储蓄型保险等竞品对理财 AUM 的挤占压力趋降。

乐观预测下,不少业内机构认为年内理财规模将重返高峰水平。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团队预测,2024年或仍将推动数轮存款利率的调降,届时理财收益优势将更加凸显,部分优质现金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会跑赢3年定存利率。该团队认为,在国有银行的带动之下,2024年下半年理财规模将重新站上30万亿元的关口。

不过,据记者了解,也有机构称,存款与理财“一升一降”的现象并非很明显。某股份行理财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就其近期的观察,储户存款暂未明显流出,行内存款余额也未见显著改变;理财产品方面,有不少增量资金购入,但不是特别明显,部分资金可能流向保险产品。

下调业绩比较标准

对于理财公司而言,存款利率不断下行推动理财规模迎来增量,意味着市场将不断扩容,但与此同时,利率走低也给理财子在资金配置上出了一道难题。

据记者了解,2024年年初不少理财子就纷纷下调业绩比较标准“迎战”。

在底层资产收益率波动下,开年以来,已有交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发布公告,对旗下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下调,下调幅度在5-15bps之间。

以上银理财为例,其打算于2月29日起对上银理财“价值甄选”系列开放式理财产品(21个月)01期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调整前业绩比较基准4.00%-5.20%,调整后业绩比较基准2.50%-4.00%,下调幅度在12-15bp之间。

业内的多数操作引导全市场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础走低。据普益标准统计的数据,2024年1月全市场新发2794款理财产品,其中2502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34%,环比下跌0.05个百分点。而剩余的292款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23%,环比也下跌了0.05个百分点。

某国有行理财公司人士对记者称,市场利率下行背景下,“资产荒”延续,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理财产品底层资产收益水平难以达到业绩比较基准,下调以修正投资者的预期。

他进一步解释称,业绩比较基准是金融机构在综合考虑投资环境、市场利率、产品性质、投资策略等对理财产品作出的收益预判,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转向中长债配置

不过,业绩比较基准仅仅是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参考标准,最终理财产品是否能使得居民满意,还是要看最终收益率。而理财产品的收益表现与理财公司及投资经理的投资策略密不可分。

综合机构及业内人士的看法,面对低利率环境,理财子一方面要继续做好债券等固收类资产的配置,稳固高票息资产的仓位,同时配合短期票息的操作;另一方面,要做好流动性风险的防范与应对,可等待右侧机会适当布局权益类资产。

中金公司金融行业分析师吕松涛认为,当前市场环境特征或已发生实质变化,理财减配存款或成趋势、转向中长期债券。他认为,2022年底以来,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持续低于同久期信用债模拟组合持有到期收益率,存款类资产配置价值已经有所下降。

配置策略上,吕松涛建议,若需替代3年期大额存单,信用债方面,可以以3年期为久期中枢,参考当前债券到期收益率水平,利率较为匹配的替代性资产集中于AA信用评级附近。

据中金公司测算,预计信用债仓位提升至45%、带来1.3万亿元的增量资金,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城投债可能是理财关注的品种;策略方面,预计理财对信用下沉仍较为审慎、整体强调明确的安全边际。

广发固收首席刘郁看来,配置可选长端,交易考虑短端。她认为,近期政策开始指导部分非银机构存款科目调整,或引导部分理财存款回流债市,今年银行理财行为对债市短端资产的影响或重新加强。

考虑到节后权益市场反弹明显,也有机构人士称,可以适当提高对权益市场的配置。某股份行下属理财子分析师对记者说,A股市场节后表现优异,市场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今年权益类产品仍有配置机会,可等待右侧机会。

“理财子还应当不断开发更多类型的理财产品,拓展投资领域,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收益需求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理财选项。”明明说。

春节马上就要来临,“打工人”们收好这一份理财攻略。2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推出“春节档”理财产品吸引投资者目光。今年的春节理财产品主要以低波稳健为主,产品风险等级较低、投资期限大多为短期、产品投向以固定收益类居多。对理财公司主推低波稳健产品的原因,有理财经理介绍称,自“破净潮”后,理财公司已将营销重点聚焦于稳健。对投资者而言,不少产品在成立前还有一个不短的募集期,需要把握好计息时间,避免资金站岗问题。

“春节档”主打低波稳健

春节将至,今年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均推出了相关营销活动。2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春节档”理财产品多以低波稳健为主,产品风险等级较低,主要为固定收益类产品。

例如,中邮理财推出了理财“年货”清单,向投资者推出天天盈、开薪宝等多款低波理财产品,这些产品投资性质均为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等级为低风险、中低风险两种,一般客户起购金额最低为0.01元。

这份理财规划,助您“盈”在新年……兴银理财也向投资者推荐了稳健型产品“稳利恒盈M6个月”,该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年化)为3.05%—3.95%。据介绍,1年以下恒盈产品不低于80%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1年以上不低于80%固定收益类资产筑底,并有不超过10%权益资产获取市场红利。“稳利恒盈系列产品以绝对收益为目标,产品发行至目前,历史兑付业绩均为正收益。”兴银理财标注称。

从收益表现来看,“春节档”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表现较普通产品有所上浮。以民生理财在售的“富竹固收安心9个月封闭8号”产品为例,该产品销售期为1月31日—2月5日17:00前,风险等级为较低风险(二级),产品类型为固定收益类,非保本浮动收益型,1元起购,业绩比较基准为 3.20%—3.40%。中国理财网显示,与同系列的5号、6号、7号相比,该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上浮了约0.2个百分点。

此外,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较为吸金,浦银理财推出的“月月鑫稳利8号A”,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到4.75%。不过需要关注的是,业绩比较基准是理财公司基于产品性质、投资策略、过往经验等因素对产品设定的投资目标,业绩比较基准不是预期收益率,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不构成对产品收益的承诺。

对理财公司主推低波稳健产品的原因,有理财经理介绍称,自2022年理财产品“破净潮”之后,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就有不少理财公司开始调整策略,不再通过打“节日牌”推荐专属理财产品,而是将营销关键词放在低波稳健,不断迎合投资者对稳定收益的需求。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指出,受国内投资环境影响,居民投资风格趋向于保守,尤其是近两年理财产品净值经历了多轮波动,投资者对稳定净值波动的要求更高;春节之前,居民短期理财需求较高,结合投资者风险偏好及流动性需求,银行及理财公司在春节之前推出的理财产品也以中短期、稳健型理财产品居多。

注意募集期避免资金站岗

从理财公司的策略来看,大部分的低波稳健产品是将市值法估值、摊余成本法估值二者进行结合,通过摊余成本法将理财产品资金投资的资产到期收益,通过分摊的方式,平均分摊到了每一天,从而使产品的净值曲线更平滑,这样既保证了整体净值波动的平稳,也可通过波段择时操作获得资本利得来增厚产品收益。

虽说安全、稳健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不过通过节前规划,避免资金站岗也值得关注。这其中就要提到理财产品的类别,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赎回资金到账时间短。

以一家国有大行理财公司为例,其推出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每个交易日可办理申购、赎回,采用“T+1”进行申赎确认。此外,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一般还支持“快速赎回”功能,单个客户当天累计快速赎回上限为1万元,实时到账,可用于管理短期闲置资金。

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劣势就在于流动性较差,封闭期产品成立后直到期满都无法取出。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收益表现相对较高的封闭式理财产品持有期限通常在六个月至一年以上,有的理财产品持有期限达到两、三年。

对持有期限较长的情况,在走访网点的过程中,有理财经理介绍称,“在封闭期内,投资者无法提前赎回产品份额,产品封闭期结束后会自动到期赎回,投资者不必担心。建议长时间不使用的闲置资金可以购买封闭式理财产品”。

除此之外,不少产品在成立前还有一个不短的募集期,节假日前夕理财产品募集期通常都长达10天左右,计息日则均是节后的首日或后几日开始计息,投资者需要把握好计息时间,避免资金站岗问题。

“不同理财产品的交易规则及募集期不同。” 刘银平进一步指出,对于现金管理类产品、日开型理财产品来说,基本都是T+1交易机制,投资者要想享受春节假期的收益,需要在2月7日下午交易时段结束之前购买,对于定期、定开式理财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产品的募集期、收益开始计算日期、开放期等。

理财市场有望企稳回升

2023年是银行理财的“修复之年”,经历了“破净潮”的阴霾,理财市场规模回暖明显。2月2日,中国理财网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6.8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3.11万只,募集资金57.08万亿元,理财产品投资者数量增至1.14亿个。

在投资收益方面,《报告》显示,2023年,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稳健,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6981亿元。其中,银行机构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1739亿元;理财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5242亿元,同比增长0.85%。2023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94%。

展望2024年,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趋于稳定、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变以及银行和理财公司能力提升,2024年银行理财市场有望走出前两年的低谷,呈现以进促稳、稳中求进的态势。从理财规模看,理财产品存续余额有望从2023年的近27万亿元左右增长至29万亿元;从投资者数量看,理财投资者有望在突破1亿之后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2024年,财富管理市场也面临新格局、新变化和新趋势。在刘银平看来,在金融产品中,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投资风格较为稳健,产品收益波动较小,仍然是大众理财的主要可选对象,尤其是在存款利率持续走低、股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银行理财的投资优势凸显,2024年规模可能会恢复“破净潮”之前的水平,但也要看银行理财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如果债市、股市震荡再次对理财净值波动造成较大影响,理财产品规模增长也会遇到阻碍。

谈及下一步资产配置打法,有多位理财公司人士此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向“固定收益类、权益、衍生、另类、股权、跨境”等大类资产配置体系转变,提升权益资产长期占比;直接参与上市公司、地方优质国企的可转债、定向增发、股票质押融资等业务,提升银行理财服务实体经济企业的质效。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