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打造最北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做优“寒地龙药”产业_中药材_发展_五味子

生态兴安 天然“药库”

编者按:
兴安八万里,龙药蓄势起。近年来,素有“寒温带天然药库”美誉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坚决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寒地龙药”的决策部署,在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及政策扶持、业务指导下,充分发挥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优势,把“寒地龙药”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强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大兴安岭地区立足生态优良、资源富集、政策叠加、地理位置等优势,准确定位、科学谋划区域发展,做强产业优化服务,积极提升五味子、赤芍、金莲花等“寒地龙药”市场竞争力,举全区之力打造“寒地龙药”原料供应基地。聚力招大引强,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新高地。深化药旅融合,生绿又生“金”,让“药材”变“药财”,大兴安岭地区中药材产业规模效益显著提升。
香港商报今起推出“寒地兴安 龙药领先”系列报道,多角度反映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牢记嘱托,认真践行“两山”理论,发挥森林“宝库”作用,全力推进“寒地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今日推出首篇——

八月兴安,山峦叠翠;林海涌碧,清爽洗肺。走进“中国北方的绿色明珠”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如入绿野仙踪,丰富的中药材成为了森林馈赠给大兴安岭的特色资源。大兴安岭地区拥有各类药用植物85科、340种,且种群面积大,药用价值高,品性道地独特,贮藏量高达74万吨。

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委、行署站位高远,超前谋划,立足森林“药库”资源禀赋,抢抓国家和黑龙江省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寒地龙药”种植,加快构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体系,打造最北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全力推进寒地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中药材产业在这片林海已成星火燎原之势,发展势头强劲,市场前景大好,为地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科学育种 强化种质资源保护

日前,穿过原生态的茫茫林海,记者来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白桦乡五岔沟村加卧公路14公里处五环农场,在大兴安岭绿珍园北药开发有限公司道地药材种苗繁育基地里,可以嗅到微妙的中药材苦涩气息,在这片浓郁的绿意中可以感受到向上的生命张力。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兴安岭地区的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我们基地是将塔河、十八站、呼玛等大兴安岭地区各地的野生中药材品种移栽过来,进行试验育种,进行优良品种选育,基地主要繁育了金莲花、五味子、赤芍、稳心草和苍术五个品种,一粒优质种子约需要5年才能孕育出来,并进行推广。”大兴安岭绿珍园北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凤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块基地现已作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院大兴安岭道地药材种苗繁育基地了,在专家的支持和指导下,企业在科学育种上也更上了一层楼,现在有10余家农户在我的带动下,进行了中药材种植,见到了一定的效益。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和大兴安岭地区都非常重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我也会继续努力,通过科学育种的带动,推广更多优质中药材品种,让农户致富增收。

以点带面 助力野生药材品种保护与繁育

走进十八站林业局白银纳林场,大兴安岭北极五味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育苗大棚内郁郁青青,映入眼帘的一株株五味子种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

“我们共有个12育苗大棚,选育的都是防寒、防冻性强的本地种子,每个棚约有5万株五味子苗,种植面积可达8-10公顷。每年3月末4月初播种,10月初移栽到种植基地里,成活率达到90%以上。”大兴安岭北极五味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梁井亮介绍。

据了解,该公司以大兴安岭野生药材品种为主,以道地中药材种籽为源头建设人工驯化、繁育基地。为全省乃至国内部分地区提供道地品种的种子或种苗。根据市场需求和道地药材的独特性,建设“以点带面”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模式推广,助力五味子资源保护与利用。

地企融合 促种子种苗产业发展

记者从大兴安岭地区行署绿色产品产业发展局了解到,大兴安岭地区坚持地企融合、共同发展,把种子种苗当成一个产业来抓,为加格达奇林业局争取到国家级中药材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全区共建成1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具有资质的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10处,总面积1万亩,部分基地已发挥出保障本地良种缺口的作用。深入贯彻落实禁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要求,着力向林下拓空间、向森林要药材,地企共同组织专家研究黄芪、赤芍、苍术、白鲜皮、五味子、防风6个重点野生中药材品种的抚育技术规程,全区中药材生态种植面积9万亩,野生抚育面积16.8万亩,仿野生栽培面积4.9万亩。

牢记嘱托,踔厉奋发。大兴安岭地区将继续牢固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寒地中医药产业工作力度,全力提质量、扩规模、打品牌,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林区百姓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记者 张晓磊 王琳)

(来源: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