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每年选树3家大工匠学院_人才_协同发展_技能
本报讯(记者 王天淇)昨天,2024年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会工作联席会议在京召开。未来,京津冀三地将每年开展1个行业(系统)劳动竞赛,覆盖职工10万人次以上。在京津冀三地现有工匠学院中,每年还将选树3家京津冀大工匠学院,更广泛面向京津冀区域内职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
会议审议通过了由北京市总工会牵头起草的《京津冀工会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京津冀工会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及联动协作处置协议》和由天津市总工会牵头起草的《京津冀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合作框架协议》,并对“创新京津冀”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有关工作达成共识。
根据《京津冀工会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三地将开展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劳动竞赛,每年开展1个行业(系统)劳动竞赛,覆盖职工10万人次以上。同时,每年开展2至3个职业(工种)技能竞赛项目,为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促进职工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京津冀三地还将精心打造工匠学院建设、工匠人才培育、工会数智化建设等重要平台载体,全面提升职工技术技能水平,着力培养造就京津冀三地急需紧缺的、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采取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育的合作模式,在京津冀三地现有工匠学院中,每年选树3家京津冀大工匠学院,并推动建设相应的培训实践基地,更广泛面向京津冀区域内职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加快培养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加大京津冀地区各类工匠人才培育选树力度,三地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冠军经三地工会共同审定后可命名为“京津冀大工匠”。
此外,三地工会还将创建京津冀三地劳模和工匠人才(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促进交通、建筑、服务、制造等行业间互联对接,推动每年建成2至3对行业间创新工作室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