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复杂多变城市现象背后的逻辑_科学_批判_路易斯·贝当古
路易斯·贝当古
《城市科学导论:城市作为复杂系统的证据和理论》路易斯·贝当古 著 刘朝晖 译 格致出版社
这本书讨论的是城市科学,旨在揭示城市的一般规律。所谓“一般”,指的是我们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或世界的不同地方,都能观察到或测量到一些不受地理、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的共性过程或信号。
这本书融合了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试图澄清复杂多变的城市现象背后的逻辑。我希望构建一种综合性的方法,探索城市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城市为什么能够成为人类社会变革的独特驱动力。我将展示如何结合不同传统学科的思维方式,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和一套数学模型,从而揭开城市令人着迷的复杂性与开放性的面纱。这种方法和目标可能会面临争议,甚至被视为异端。我曾经遭遇三种类型的批判意见,在本书中我会尽可能避开,但我仍希望读者们能够保持耐心,先别着急做出判断。
第一类批判认为,城市是如此复杂的系统,充满着大量的决策和偶然事件,而历史是如此丰富多彩,任何试图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描述的尝试都是徒劳无益的,甚至是误导性的。对这一观点,我的回复是:同样的话也可以用来批评生物学,甚至更有说服力。在生物学中,我们已经对各种现象有了深入的科学理解。这种理解既考虑了物理学和生物化学决定的结构,又结合了自然历史理论和“以自然选择的方式在进化中学习”的观点。这种理论综合直到最近才逐渐成熟,这得益于跨组织规模的大量证据、实验和理论发展。在这种比较中,我们会发现既有相似,也有创新。
第二类批判来自受过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训练的学者,他们往往对其专业领域中的科学和数据持怀疑态度。他们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因为在政策和政治中,科学常常被用来为控制、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相应的社会不公和压迫辩护。我承认这种担忧是完全合理的,这也是我们在城市科学中必须时刻警惕的。但是,对科学权威的批判应当针对的是那些藉“科学之名义”的行为,而不是“科学之精神”。科学是一个不断变化和交织的知识体系,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完善。科学是多元的,在面对塑造我们各种体验的事实时,科学是基于好奇心、合作、创造力和谦逊态度的一种深刻人文体验,它的反面是教条主义。因此,好的科学不是服务于官僚压迫的技术背书,而是一种追随人类本性的想象行为,探索世界如何运行,如何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就要求科学深入到最丰富、最深刻的人类生活体验中,其中很多都发生在城市里。
第三类批判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很多人认为科学,尤其是数学方法对人类社会领域的任何渗透都意味着自由和人性的悲哀丧失。这是一个可怕的误解,我希望本书能部分予以纠正。在构建城市生活的数理逻辑时,我们用到的约束很少,而且非常普通。它们只包括一些简单的事实,比如我们都生活在空间和时间中,我们在一段时间内的热量或银行账户预算必须能够平衡。其他几乎一切都是自由的,比如我们所有的具体行为、我们的思想和欲望、我们的成功和失败。
这种对不确定性的日益适应并不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代表性经典方法。在社会科学中,个体“理性”或结构决定论往往被视为绝对的。研究真实城市中的真实生活要求我们放弃这种简单化的假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甚至可以从数学角度来理解,为什么每个城市、每个地方、每个人生历程都是独一无二的。令人惊讶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群行为的一些统计平均值仍然反映了我们所建立的环境以及多样化生活体验背后的共同成本和收益。正是这些背景使我们有可能探索整体预测性统计方法,构建城市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由此,特殊性永远是一种相对状态,任何特殊性都需要以一般性机制和事实为背景。这种一般性并不是对个体行为的描述或模拟。相反,它反映了我们都非常熟悉的社会统计规律,保险公司或赌场经营者等机构一直在成功运用这些规律。
我们将在本书中运用这种分析工具,以展示每个城市及其每一位居民是如何由众多选择、偶然和共同历史所塑造的。有趣的是,由此产生的城市统计特征将超越其构成要素之和。
(作者为芝加哥大学曼苏埃托城市创新研究所首任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