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花1元学理财被骗近万 学习营注册地点人去楼空(女子落入流浪地球投资骗局,3小时被骗11万!),- 微博手机网页版入口
【1元学理财被骗近万】很多没有专业背景或投资经历的投资者,都希望通过学习理财知识来提高自己的投资赚钱能力。记者最近就发现,大量名为“理财课”“财商课”的在线教学课程广告充斥在网络上,其中不乏“摆脱穷人思维”“1元学理财”等颇具诱惑力的广告语。那么,这些理财课程靠谱吗?
01
走入理财小白营一元学理财被骗近万元
去年12月,北京的张女士看到了一篇广告,只要花一块钱,就能加入“理财小白营”,从线上学习理财的课程。
被文章吸引,加上一块钱也不算多,张女士没有太多犹豫,迅速付款,进入了这个名为“十倍学堂”的理财知识学习课程。张女士发现,和其他线上教学不同,进入“理财小白营”的每个学员,都要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可支配月收入、债务情况,以及三个重要的财富目标。
通过线上课程,张女士开始学习股票、基金等理财知识。老师告诉她,“无论你现在是怎样的财务状况,关于理财增加收入,这里将是你一生最有价值的课程”。
课前预习、上课签到、课后督促,让张女士越来越有信心。12天的“理财小白营”即将结束时,老师开始向一部分学员推荐进阶课程,鼓励大家成为金卡会员。
十倍学堂线上理财课程学员张女士:承诺他的课是永久的,终身制的。还有5位上亿资产的大咖,给你一周直播上课两次,我当时就在想,“小白营”都这么不错了,那金卡课绝对更好。
按照“老师”的说法,上14天的进阶课程,就可以赚收益,年化收益率能大于15%。带着这个的期待,不少学员花了近8千元,成为了金卡会员。但很快她们就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出于失望,不少学员提出退款,却一直被以各种理由拒绝,甚至被拉黑。目前,仅记者了解到的针对“十倍学堂”的投诉群就有五个,每个群人数在四百人以上。
十倍学堂线上理财课程学员张女士:我花的是7999元,我跟老师要的主要是发票,然后他离职了,他说这个不归他管。
十倍学堂线上理财课程学员朱女士:花了8888元,现在问什么都不回复了。
02
注册地点人去楼空
“十倍学堂”员工多数离职
可以看到,那些“理财培训公司”用低廉的价格和所谓的优质服务,吸引学员花高价成为金卡会员,但是后续的课程却让人大失所望。那么,这家“十倍学堂”理财培训公司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带着疑问,记者也找到了这家公司。
在“十倍学堂”的注册公司,北京维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办公地,记者看到门上写着“十倍学堂”的字样。在工作日,走进这个办公区域可以发现,100多个工位空无一人,只有在旁边一个区域,有四五位这家公司的技术人员留在这里。他们告诉记者,这家公司人数最多的时候,这一片3/4都会坐满。
十倍学堂线上理财课程工作人员:我们也没上班,我们来讨薪的。
记者:公司其他人呢?
十倍学堂线上理财课程工作人员:都离职了。
记者:我能看一下后台,还可以看得到吗?
十倍学堂线上理财课程工作人员:课程后台已经都封闭了。
记者看到,这里的植物已经发蔫、满地的垃圾,种种迹象表明公司已经人去楼空。在采访时,记者正巧碰到房产中介带新客户看房。中介表示,就在几天前,该公司租房合约到期。
记者: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租了?
北京某地产中介工作人员:前几天打电话,房东说这一边空出来了。
根据记者在现场找到的一份资料,“十倍学堂”线上理财课程将“小白营”的用户分为六个等级。其中,学员是否有钱、可用资金是否在8000元以上,都会有明确的分类。而8000元正是能参加后续课程的门槛,也是这个“小白营”学员是否有价值的关键。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了多名“十倍学堂”线上理财课程已经离职的工作人员。
十倍学堂线上理财课程前工作人员王先生:我是社群销售。“小白营”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转化。
记者:转化成什么呢?
十倍学堂线上理财课程前工作人员:正价课,就是8000元课。
在“十倍学堂”的办公室,记者意外发现了一个笔记本,里面记录着回答学员各类提问的标准答案,包括“为什么老师只发文字不用语音”“推荐哪本书”等内容。员工还写了这样一段话:“明天把第一天洗脑文案给导出来”。
从现场获取到的材料来看,该公司销售人员超过120人,每人每月均有业绩考核,不达标将被扣除绩效。而业绩较好的销售人员,一个月加提成后的工资超过了3万元。
03
线上理财课参差不齐付款下单需谨慎
可以看到,在网络上,所谓的理财课、财商课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面对类似“十倍学堂”这样的线上理财课程,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一旦出现纠纷,又能够怎样保护自己的权益呢?
某平台理财课宣传人员:富人天天在洗脑,穷人天天在洗澡。为什么叫做富人天天在洗脑,你会发现有钱人天天在学习。
短视频平台上,类似宣传“财富自由、穷人思维、学会钱生钱”的广告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源:学完之后可以跑赢通胀、投资收益率达到15%,诸如此类的宣传,其实已经涉嫌了虚假宣传,至少是一种夸大宣传的行为。
记者:你有专业的,这方面的学习背景吗?
某线上理财课工作人员:我自己也在报这个课在学习。
记者:就是说您一边在学习,一边还给他们上课?
某线上理财课工作人员:就是公司给的课件,然后我们就照着上课就好了。
在某投诉平台搜索“理财课”发现,相关的投诉超过了500起,内容涉及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无法联系到课程老师、推荐理财产品亏损严重、课程质量差等。法律人士认为,目前全程通过线上推广和学习的课程,确实给监管带来新的挑战。消费者在选择课程时,不要着急付款下单,还应擦亮眼睛、谨慎选择。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源:可以关注一下经营者,或他的关联方,有没有一些不良的信息,最终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检索,查看这样的课程的品牌,是否有一些不良的评价。我们也建议消费者先签合同再付款,签署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是谁,他们提供哪些服务以及如果遇到违约行为应当怎么处理。
责任编辑:李海啸
流浪地球投资骗局
3小时被骗11万
“花几万块投资一部电影,几千万成本可获得数亿票房,你还在等什么”
近日,河南郑州的张女士突然被拉进一个红包群,群里打着可力可为影视公司的旗号,声称公司搞活动,为影视行业复苏助威呐喊,要给《流浪地球2》提升票房。领了几波红包后,群里发给张女士一个链接,按照骗子的指导,开始“刷票房”得利润。
在过程中,张女士接到组合任务,只要有一个任务完不成,之前投的钱就会作废,在迫切想要挽回损失的心态下,短短3小时里,张女士陆续投入了11万,而这些钱基本都是贷款!
近几年,随着中国电影票房火速增长,引爆了各种影视投资热度,票房大卖让无数人看到了美好的“钱景”。随之“影视投资”骗局常有发生,其中就不乏打着影片IP名义行骗,也包括大量不知名的小成本电影。骗子利用美色诱惑、伪造合同、投资返利、虚构电影份额等多种手段实施集资诈骗。
骗子常用电影投资流程图(截图来自网络)
虚假影视投资项目之所以能吸引到用户,当然是“看得见”的超高收益。
“花几万块投资一部电影,几千万成本可获得数亿票房,你还在等什么”,成为吸引投资者的常见宣传语。
骗子常用投资电影分红图(截图来自网络)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一些对影视投资行业涉猎不深的个人投资者,纷纷陷入精心营造的投资骗局当中,网络上类似的被骗案例也有很多。
“电影票房分红”诈骗案
2022年1月,永丰县居民刘某报警称自己在网上“投资电影”被骗58万元。
经查,这是一场以制作、经营、宣传影视业为由组织员工进行虚假宣传、拉拢所谓成功人士投资实施的诈骗。涉案团伙内部组织结构严密,分工明确:男性工作人员冒充女性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以投资电影为幌子获取成功人士个人信息,引诱对方投资,承诺电影上映后给投资人分红;女性工作人员则作为形象代表,帮助男性工作人员接听语音和视频聊天。
电影投资也遇杀猪盘
2021年1月,丁女士报警称自己投资了一部电影被骗了。原来,丁女士前不久在网上认识了一名男子,对方自称是影视公司高管,整日混迹娱乐圈,有着不少资源人脉,丁女士觉得对方挺有能力,又谈得来,很快就发展成了恋人关系。
在一次闲谈中,张某说自己要投资入股电影,可以稳赚不赔,想拉着丁女士一起挣钱。丁女士觉得张某挺靠谱的,便投资了50万元。之后,给对方发信息不回打电话不接,丁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线上APP充值投资被骗16万
2021年9月,市民林先生(化名)报案称,在手机搜索小游戏时看到有个投资理财广告,点进去然后下载了一个叫“某享”的APP,在这个“某享”APP里有很多电影投资项目,可以通过点击合同购买进行电影投资。
刚开始只是投资了2万元,期间因急用钱提现了两次共几千块钱,过后发现提现不了,该“某享”APP客服称项目违约,需要补电影合同项目,要买够10份电影合同才可以提现,林先生陆续转账后APP无法登录,最终被骗16万余元。
除此,还有几种常见的影视投资骗局 ↓↓↓
虚挂明星,伪造合同
利用虚假项目行骗这类项目一般都在网上能查到一些新闻发布会的信息,甚至明目张胆宣传XX明星加盟,而且会给投资人出示跟明星或者头部公司签约的伪造合同,以假乱真。
传销式卖电影票,享受票房分红
有的项目会在上映前跟直(传)销或者微商组织合作,鼓励成员“认领电影票销售任务”,享受票房分红。这种“传销式”任务式的卖票机制,最终只能成为底层人员内部的狂欢,而这场狂欢背后,还是所有参与成员的集体买单。
虚假的“影视众筹平台”“影视理财平台”
设立虚假的“影视投资平台”,美其名曰理财项目/产品,以超短周期高收益甚至保底收益来诱骗投资人。这些投资平台在完成集资收割后纷纷崩盘跑路,过几天换个网址/app继续行骗,换汤不换药的套路。
如何鉴别这些影视投资项目真假?
其实很简单!
一般情况,影视行业投资也存在二八定律,好的投资项目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更不可能有投资份额流出。
聪明的人,知道我在说什么。
来源:北京反诈
最近,
扬州市民王女士被骗子盯上了,
14万多元打了水漂。
情急之下,她选择“自救”,
可一番操作,又被骗走了一万块。
王女士是个股民,10月份,她关注了一个名叫“诸葛靓股”的公众号,上面不仅传授理财知识、分析股票,还附带理财专家的QQ号,一对一辅导。
王女士添加后,对方称,想赚钱,就一起参加“亚盟杯”的投资活动。王女士说:“对方推荐股票感觉水平还是可以的,在亚盟体育平台前两天都赚了,钱能取出来,立马能到账。”
王女士首开得胜,便陆续投进去14万多,可没多久,“理财专家”告诉她爆仓了,钱没了,得再充钱才能把损失补回来。
王女士感觉不对劲,赶紧到电脑上搜索“在网上被骗怎么办”,立马弹出一个“被骗资金追回中心”的链接。
“他说他们是国家反诈中心,发了个截图给我说一共是多少钱在冻结状态。他说你现在充钱进去的话,把卡激活了,这个钱你点个接收,钱就立马到你卡上了。”王女士充了一万钱,没想到钱过去了,对方说她时间拖长了,失效了,还要她充钱。
王女士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连环骗”,这才想起来报案。警方研判,王女士先是中了投资理财圈套,紧接着又遭遇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信所谓的“理财专家”等网络投资理财推介,坚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而如果遭遇诈骗,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咨询、报警,切勿“病急乱投医” 。
扬州市反诈中心民警杭恩宇表示:“可以第一时间拨打反诈专线96110 ,我们可以对涉案账户进行冻结,有可能帮助受害人追回冻结部分的资金;第二,一定要拨打110或者去派出所,找官方的渠道报案 ,不要自行在网上搜索,相信网上不明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