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新,援外医疗队队员有哪些故事?他们这样说→_手术_中心_冯武
10月28日,市急救医疗中心举行援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医疗工作专题报告会,3名援外队员分享了他们的援外故事,展现了中国援外医疗队“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
据了解,2002年10月,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重庆向巴新派遣中国援外医疗队,也是当地唯一一支医疗队。2023年10月,第13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抵达莫尔兹比港总医院,开始为期1年的援外工作。医疗队由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牵头,重医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等协助派遣。
作为第13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队长,市急救医疗中心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冯武兵分享了医疗队这一年的援外工作成果。
让他记忆深刻的是腰背反复疼痛了8年的Mr. Sai,因家境贫穷,被确诊为左肾多发结石的他只能靠吃止痛片缓解疼痛。直到听说中国医疗队来了莫尔兹比港总医院,他怀着希望找到冯武兵。在充分了解病情后,冯武兵为他实施了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手术,这也是巴新首例肾结石微创手术。让Mr. Sai开心的是,他仅只花费了200基纳,极大地减轻了他的家庭负担。“他拉着我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冯武兵说,这也让他深切地意识到援外工作的意义所在。
据统计,在援外期间,医疗队不断创新,开展了超过140项“巴新首例”新技术,累计服务患者20000余例。
“今年6月,巴新恩加省发生严重山体滑坡灾难,我们快速响应,成为首批到达灾难点开展救援的国际医疗队,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称赞和政府的表彰,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医疗队和中国在巴新的影响力。”冯武兵说。
开展55项外科新技术,指导手术334台,举办专题培训、技能培训等100余次,参与14次义诊……这是市急救医疗中心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胡晟援外交出的“成绩单”。他在巴新还带教了2名当地医生学习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今年10月,这2名医生已能使用腹腔镜器械完成手术。归国前,受援医院大外科主任Dr. Waine对他说:“我写给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的总结报告中提到,希望你能再次来巴新工作。”
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余星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2023年12月,莫尔兹比港总医院接诊了一名颅脑外伤男性,CT提示“颅内左侧顶叶血肿、颅内残留破碎的颅骨及异物”。该院神经外科主任Apuahe Esther教授考虑给予手术治疗,然而传统手术必然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脑功能损伤。怎么办?余星提出了“利用神经内镜技术清除脑内血肿及取出异物”的治疗方案,与传统手术相比,术中创伤微乎其微,同时可使用医疗队从国内带来的神经内镜透明通道装置。手术完成的那一刻,手术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真切的赞美声,“我心里也很激动,这更是对中国医疗队的高度认可。”余星说。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党委书记马渝说,医院将把“公益初心”“奉献使命”印刻在前行的脚步中,为人类健康事业持续贡献力量。
市卫生健康委国合处处长杨彬表示,第13批援外医疗队在援巴新期间,团结协作、担当有为、成效显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国医疗队精神,出色地完成了援外任务,体现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希望有更多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加入援外医疗队伍,为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杨彬说。
据悉,截至2024年9月,我市已向巴新派遣13批医疗队,共计129人次。医疗队在受援医院临床一线发挥着专家技术引领作用,并通过观摩示范、专题讲座、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积极培训大量当地医务人员,为缓解受援国医疗服务供需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以来,中国医疗队在莫港总医院连续实施两轮“三年对口医院”援外创新项目,帮助受援医院建立该国一流的微创外科治疗中心,并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今年10月,第14批援巴新医疗队已抵达莫尔兹比港总医院,接过援外接力棒,执行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任务。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