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言“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重庆旅游如何将流量红利转化为“泼天富贵”_温泉之_三峡_发展
为网红火锅等桌100多号、为拍洪崖洞步行三四公里、为坐两江游轮排队几小时……今年国庆期间,类似的火爆场景在重庆不断上演。
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国庆假期重庆共接待国内游客2268.35万人次,同比增长14.1%;游客花费154.02亿元,同比增长15.8%;入境过夜游客同比增长140.4%。由此可见,自年初我市印发《关于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意见》以来,全市统筹推动旅游发展的合力逐步形成,旅游名片美誉度显著提高。
然而繁花似锦的重庆旅游仍有忧虑——今年市政协经过6个月深入调研,发现相较周边省份,重庆旅游还存在政策先导力不足、资金支撑力不足、国际吸引力不足、品牌竞争力不足、市场承载力不足、创新延展力不足等短板。
如何将流量红利转化为“泼天富贵”,助力重庆实现“到2027年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参加市政协专题协商的政协委员们有话说。
塑品牌 打造最抢眼球的“金名片”
2024年的旅游市场百花齐放,但出圈者无一例外都与品牌深度捆绑——年初“网红尔滨”接住了泼天流量,5月一部《我的阿勒泰》簇拥出大美新疆,8月一款《黑神话·悟空》带火山西旅游……这些成功经验令委员们心有戚戚,纷纷建言重庆应加强品牌塑造,突出打造最抢眼球的“金名片”!
“金名片”有哪些?委员们首推“长江三峡”。
“2024年上半年重庆市在线旅游消费同比增长率居前五的区县是巫山、石柱、奉节、垫江、云阳,表明长江三峡沿岸地区正成为重庆旅游业发展新的重要支撑。”孟小军委员表示,长江三峡是重庆塑造具有国际美誉度的名片,也是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抓手。但当前长江三峡旅游景点一体化发展程度低,科技手段利用不充分,跨境支付、国际医疗、国际通用标识、离境退税等便利化程度还不够。他建议构建长江三峡旅游一体化发展机制,推动渝鄂两地建设“大三峡无障碍旅游区”,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文旅融合超级场景,联动推出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和144小时过境免签旅游线路。
陈兴芜委员说,今年三峡游火爆,至10月18日长江三峡游轮旅游迎来年度第100万位客人,较2019年同比提前了20天,其旅游影响力不断扩大。但部分三峡游轮产品营销陈旧老套,吸引力、竞争力、互动感不强,2023年接待国外游客1.41万人,仅占市场总量的1%。她建议持续优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主体,做到大型游轮、中型游船和小型游艇相结合、水陆空相结合,建立以游轮公司、旅行社、景点、文艺实体等相互支撑、融合的三峡游轮旅游联合舰队,增强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何新跃委员则建议擦亮“世界温泉之都”品牌。“2012年世界温泉与气候养生联合会正式授牌重庆为‘世界温泉之都’,重庆温泉影响力持续扩大。但近年来因消费下行等原因,去年接待温泉游客仅266万人次、收入1.24亿元。”他呼吁将温泉旅游规划全面融入全市“多规合一”体系,与山城游、三峡游等有机整合,开发世界温泉之都康养旅游线路、川渝文化走廊温泉旅游线路等特色线路,叫响温泉之都新名片。
强整合 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
委员们在调研中普遍发现,旅游业因涉及行业领域、主管部门较多,部门间的沟通机制尚不够顺畅高效,在政策协同、产品共建、品牌共塑、市场共促、要素整合等方面效果欠佳。
以我市知名旅游产品“两江游”为例,就存在项目与沿岸景点联动不畅,船与岸、船与城缺乏互动等现象,来渝游客以“临时游”为主体,“攻略游”“回头游”不足三成。王南委员就此建议加强策划联动,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绘制“两江游”整体规划“一张图”,由市规资局牵头编制空间规划,市文旅委开展产业分析并摸清“两江游”市场需求,市交通运输委做好码头、航线相关选址及水上专项规划,推动“夜间游”和“全时游”并重,“江面快游”和“江岸漫游”并行。
向泽映委员也认为,当前重庆都市旅游景区景点小散弱、区域旅游配套联动不够,旅游交通缺乏有效规划,影响游客体验。他建议深化实施“城景通”“景景通”工程,布局推进旅游交通建设,加强“城市交通+旅游交通”的协同发展。
龚小雪委员则呼吁要多跨协同建强外宣平台,建立以平台建设运营主体责任单位为核心,由宣传部、外宣办、文旅委、商委、交委、公安局等市级部门和各区县人民政府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推进平台整改优化,凝聚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外宣合力。
重创新 探索更多产品业态和消费场景
近年来,我市旅游市场的产品供给日渐丰富,但多数属于“新瓶旧酒”,真正的业态创新并不多,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旅游等中高端消费场景供给偏少。政协委员们就此也提出不少建议。
杨邦维委员支招“推动研学新增长,拓展旅游新赛道。”他建议制定推动研学旅游发展中长期行动计划,鼓励具备条件的景点、高校、企业、乡村等开发研学旅游项目,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入挖掘我市喀斯特地貌、长江文化考古、山地地理环境、高校优势学科等独特资源,探索推出以研学为核心的竞技赛事、文化体验、地理探索、学科实践等项目,丰富产品供给,探索更多产品业态和消费场景。
艾道淳委员则建议通过低空飞行赋能旅游消费产业,呼吁建立低空飞行旅游消费热点项目培育机制,开展长江三峡立体游,在巫山、金佛山、仙女山开展空中漫步、无人机灯光秀、滑翔体验等项目,有效拓展旅游消费场景,提升旅游体验感与参与度。
刘晓年委员建议出台支持鼓励低空旅游、文旅融合新业态的政策;出台调动国有企业等主体对文化和旅游行业投资积极性的政策;出台低空旅游审批与空域开放的政策或办法,通过强化政策保障助力文化旅游发展。
李保海委员呼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行社市场管理从侧重“数量增长”的粗放式管理向注重“质量提升”的精细化管理转变,积极培养具备数据分析、数字营销等技能的旅游专业人才,全面提升旅行社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