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红黑榜”岂能如此功利_课程_红榜_教学质量
选课“红黑榜”,很多高校都有。近日,有媒体报道了这类选课“红黑榜”现象:学习轻松、给分高的课程被列为“红榜”,课业困难、容易“压分”的则被列入“黑榜”。每到选课时,“红榜”老师的课程总是供不应求,而“黑榜”老师的课却少有人问津,甚至有些课程会因为选课人数太少而取消。
不难发现,这类课程“红黑榜”评选的依据,主要是课程好不好上、高分易不易拿,而非教学质量好不好、老师授课水平高不高。如今的大学生,课业压力不小,在选课时有趋易避难的考量,本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只顾“过关”而忽视学习,这其实也是功利心作祟的表现,从长远来说,既不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良性开展,也不利于学生更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
上课,不是单方面的“传”或“受”,而应该是师生双方的良性互动。不难想见,学生们一味推崇“轻松”“好过”的课程,必然会导致含金量足、困难度也高的课程受到冷遇。长此以往,这难免会影响教师授课的心态,甚至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浙大城市学院教师蔡渊迪,便是一名课程“合格率不高”的教师,对此他解释称,对教学的“认真”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尊严。
蔡老师的话引人深思:如果为了得到学生的“红榜”好评,而故意降低课程难度、“放水”分数,这何尝不是对教师尊严的伤害、对教学秩序的扰乱?最终,要为功利导向下的“红黑榜”买单的,还是学生自己。
当然,面对“红黑榜”,也要分析其中功利心理生发的土壤,不能完全把问题归因于学生的惰性或投机取巧。高校“红黑榜”的存在,折射出“唯分数论”的魔咒仍未得到破解。分数,影响着学生保研、评优,未来还可能以专业排名、综合排名等形式出现在学生的求职简历上。在此影响下,学生自然会把对高分的追求转移到对课程的“精挑细选”上,进而让“红黑榜”的功能异化。
破解这一难题,各方都应有所行动。高校要持续开展教学考核改革。一方面,要引导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程吸引力来荣登“红榜”;另一方面,要对故意“放水”等不当行为进行适当惩处,并与选课率、好评率不高的教师做好沟通,必要时勇敢为教师撑腰。学生则需调整心态,理性对待“红黑榜”,做到对自己负责、对老师尊重,多学本领,少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