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瞭望|何谓非遗,何以中华_文化_发展_传承

靠什么来定义重庆?

非遗是不错的路径。8.24万平方千米的巴渝大地上,38个区县(自治县)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非遗项目。从精绝技艺,到舌尖之味;从节庆民俗,到舞蹈戏剧……非遗勾勒出重庆文化的非凡魅力。

昨天,2024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暨重庆文化旅游国际宣传周在渝开幕。如何在传承与发展中找准结合点,重庆正尝试交出自己的答卷。

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他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非遗项目点赞。近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

道理朴素而又深刻:非遗不是消散的历史,而是活着的今天。

▲重庆荣昌区安陶小镇,民俗文化巡游展演活动吸引众多游客。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这几年,非遗很火。但什么是非遗?相信仍有不少人没弄清它的概念。

非遗全称“非物质文化遗产”。说得更通俗一点,非遗不一定是一门技艺。在我国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包含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医药等十大门类。

截至去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收录的730项遗产项目中,中国占43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拿重庆来说,目前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3项,命名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7项。

透过一个个数字,我们能真切感知到,非遗之于时代的文脉心跳。

叫得响的城市IP。提到铜梁,许多人会想起舞遍国内外的铜梁龙舞;被誉为“荣昌三宝”的夏布、折扇、陶器,成为荣昌这座渝西小城的文化名片;赶一场丰都庙会,能够体验一把颇具辨识度的民俗文化活动……新时代里,非遗正不断释放它的支点和撬动作用,带动城市文化转化为新流量、新动能。

品得着的舌尖滋味。从被誉为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的涪陵榨菜,到永川豆豉、忠县豆腐乳、江津米花糖、梁平张鸭子、合川桃片……哪怕只是简单地罗列出这些名字,也能在无数重庆人的舌尖上,自动生成一幅立体的味觉地图。非遗美食背后也有大产业,重庆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纳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动形成五千亿级产值。

展开全文

看得见的产业发展。往大处看,大渡口区将一碗小面做成大产业,仅今年上半年,实现工业产值11.4亿元,营业收入达26.7亿元。往小了说,酉阳把苗绣非遗工坊开到了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绣娘们在家门口有了稳定收入。实践已经证明,让非遗传承人、从业者“富起来”,才有可能让非遗传承“活起来”。

▲重庆高新区白市驿镇,小朋友们体验川剧脸谱绘画。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长期横亘在传承人和公众面前的现实问题是:怎样才能赋予非遗强劲的内生动力,让它能够活下去,并且活得好?

拿重庆人熟悉的川江号子来说。它本是船工拉纤时产生的一种劳动号令,时代变迁,木船退出历史舞台,各式险滩也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而被淹没在江水之下。如今的川江号子,更多地出现在带有表演性质的舞台上。问题随之而来:船工没了,谁来唱?又有谁来听?未来传给谁?

城市化浪潮不可阻挡,大量非遗失去了原有的生存发展土壤。于重庆而言,某些非遗项目面临艺绝人亡、濒临失传的困境;某些非遗产品还停留在同质化、低水平的阶段,消费者不埋单,传承人收入低。

“老人当家”的窘境如何破除。非遗传承不是“吃快餐”,更不可能“抄捷径”。目前不少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年龄偏大,带徒模式仍以“口传心授”为主。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要让今天的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花几年甚至几十年钻研一门技艺,不能仅靠所谓的“情怀”。

“以我为主”的品牌意识如何增强。拿手工艺来说,近些年,中国的银饰、竹编、花丝镶嵌等纷纷与国外奢侈品大牌展开合作。在“借船出海”的过程中,如何增强自我的品牌价值,找准非遗与品牌相生相伴的底层逻辑,如今仍是摆在不少传承人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

“习以为常”的路径依赖如何摆脱。一些顶尖手工艺虽然精妙绝伦,但在当下呈现出来的产品风格已经几十年未变,形式语言陈旧;一些小微企业仍停留在“以量取胜”的中低端经营模式,滥用非遗符号,产品存在设计单调、制作粗糙等诸多问题。

▲重庆酉阳的阳戏艺人陈永霞在田埂上练戏。记者 唐奕 摄/新华社

“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这段话背后的含义不可谓不深刻:保护是前提,满足人民需求才能更好发展,而最终的指向,是要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网红”之外的重庆,如何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为契机,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强市?

注重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结合。单就数量而言,重庆不及非遗大省;与浙江等“头部选手”相比,重庆的非遗强市建设还有许多路要走。从顶层设计出发,应进一步提升系统性保护水平,积极培养非遗保护传承专业人才,始终紧扣“活态传承”这根主线,着力推动非遗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挂钩,做强做优存量非遗资源。

把个人努力融入更大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中。非遗传承不是“自我感动”。于传承者而言,在做好传承的基础上,要更加主动地融入时代发展中。比如当前,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走深走实,川渝两地在今年4月发布了巴蜀非遗品牌机会清单;又如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目前正在加紧实施,非遗项目如何巧妙借力、乘势而上,值得传承人思考。

体验一次非遗,在参与中不断拉近与文化的距离。对更多的普通人来说,沉浸式地参与体验一把非遗,带来的感受或许会超出你的预期。在重庆,博物馆里开设古琴启蒙班、掐丝珐琅制作课程等,成为不少市民游客周末文化休闲的好去处。亲身体验一番,非遗技艺的巧夺天工,非遗传承人的代代匠心,自然会有更为真切的分量。

非遗传承要见人、见物、见生活,更要见精神。

说到底,只有人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实践,非遗在当下和今后才能拥有不竭的生命力;只有尊重非遗的核心价值,让它回归并浸润在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非遗的文化价值才能进一步得到放大。

文脉千年,物载华章。让非遗在我们这代人手中传下去、火起来,这是历史赋予的重任,更是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重庆瞭望 郑钰潇)